8.1.20251026 AI Agent入门:从被动问答到主动做事的智能革命

#Agent

AI Agent入门:从“被动问答”到“主动做事”的智能革命

什么是AI Agent?打破大模型的“感官缺失”

当你让GPT-4o写代码却还要手动保存文件时;当你想让模型基于已有代码修改却必须手动复制粘贴时——你是否意识到,大模型其实是“感官缺失”的?它们能生成逻辑严密的回答,却无法主动感知外界(如读取本地文件),更不能改变环境(如写入代码到文件)。

AI Agent(智能体)正是解决这一痛点的“超级助手”:它将大模型与一系列工具(如文件读写、网络搜索、终端命令)结合,让AI拥有“感官”(感知环境)和“四肢”(改变环境),实现从“被动问答”到“主动完成任务”的跨越。

真实案例:Agent如何解放你的双手?

  • 编程Agent cursor:只需输入“开发贪吃蛇游戏”,它会自动调用代码生成工具、文件写入工具,全程无需你手动操作,最终直接交付可运行的程序。
  • 搜索Agent Manus:当你问“哪款手机拍照最好”,它会自动规划搜索步骤(查找最新机型、对比相机参数、整理用户评价),最终生成一份可视化报告——整个过程你只需等待结果。

ReAct模式:Agent的“思考-行动”闭环

从“本能反应”到“理性决策”

Agent最经典的运行模式是ReAct(Reasoning and Acting,思考与行动)。这一模式让AI像人类一样:先思考“要做什么”,再行动“调用工具”,最后根据结果“调整策略”,直到完成任务。

ReAct四步闭环详解

  1. Thought(思考):分析任务目标,判断是否需要调用工具。
    ▶ 例:用户让“开发贪吃蛇游戏”,Agent思考:“需要生成HTML、CSS、JS三个文件,先写HTML结构。”
  2. Action(行动):调用合适工具执行步骤。
    ▶ 例:调用“写入文件工具”,生成index.html代码。
  3. Observation(观察):获取工具执行结果。
    ▶ 例:工具返回“文件写入成功”。
  4. Final Answer(最终答案):当所有步骤完成,输出结果。
    ▶ 例:三个文件全部生成后,Agent返回“贪吃蛇游戏开发完成,文件已保存至指定目录”。

ReAct的核心:系统提示词的“迷你剧本”

为何大模型会乖乖遵循ReAct流程?关键不在模型训练,而在“系统提示词”的设计。一份合格的ReAct系统提示词需包含:

  • 职责描述:明确“你需通过Thought→Action→Observation循环完成任务”;
  • 工具列表:列出可用工具(如文件读写、网络搜索);
  • 示例演示:展示“如何用标签包裹Thought/Action/Observation”;
  • 环境信息:告知当前目录、文件列表等上下文。

▶ 例:当系统提示词规定“必须用<Thought></Thought>标签思考”,大模型便会严格按格式输出,如同遵循“剧本”演戏。

Plan-and-Execute:先规划再行动的“战略家”

复杂任务的“全局视角”

当任务需要多步骤协同(如“分析2025澳网冠军的家乡”),ReAct的“走一步看一步”可能低效。此时需Plan-and-Execute模式:先制定详细计划,再动态调整执行,如同“战略家”般全局掌控。

三步实现“规划-执行-复盘”

  1. Plan(制定计划):将任务拆解为有序步骤。
    ▶ 例:“分析澳网冠军家乡”拆解为:①查当前日期→②查对应年份冠军→③查冠军家乡。
  2. Execute(执行计划):调用“执行Agent”(可用ReAct模式)完成单步任务。
    ▶ 例:执行①返回“2025年7月”,执行②返回“冠军Jannik Sinner”。
  3. Re-Plan(动态调整):根据执行结果优化计划。
    ▶ 例:完成①后,计划更新为“查2025年澳网冠军”;完成②后,计划更新为“查Jannik Sinner家乡”。

核心总结:AI Agent的价值与未来

AI Agent的本质,是让大模型从“被动回答工具”进化为“主动解决问题的智能体”。其核心能力源于:

  • 工具扩展:打破大模型“感官缺失”,实现与现实世界的交互;
  • 模式驱动:通过ReAct(快速闭环)或Plan-and-Execute(全局规划),让AI具备类人决策能力。

无论是自动写代码、生成报告,还是复杂任务处理,Agent都在重新定义“人机协作”——未来,你只需提出目标,剩下的交给AI即可。

滚动至顶部
酷口家数字花园 粤ICP备171400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