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剪藏-山脉-庐山旅游路线与景点指南

#庐山

庐山旅游路线与景点指南

庐山概况

  • 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鄱阳湖交汇处。
  • 庐山并非孤峰,而是一片群峰山脉,南北看如一座山峰,东西看为连绵山脉。

游玩路线

  • 以牯岭镇为核心,每天从牯岭镇出发前往景点,结束后返回牯岭镇。
  • 庐山有四个入口:北门和南门适合自驾游客,西门为索道入口,东门适合徒步登山。
  • 庐山游玩路线分为东线、中线和西线。

第一天:西线景点

  • 如琴湖:人工湖,形似小提琴,山水相依。
  • 花径:大林寺旧址,因白居易诗句闻名。
  • 仙人洞:道家福地,传说吕洞宾在此修仙。
  • 龙首崖:巨石横亘,形如龙首,下临深渊。
  • 石门涧:峡谷幽深,瀑布飞泻,有“庐山第一奇观”之称。
  • 悬索桥:横跨将军河,悬空险秀。

第二天:中线景点

  • 美庐:蒋介石与宋美龄旧居,建筑风格独特。
  • 庐山会议旧址:承载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历史记忆。
  • 庐林湖:途经景点,风景优美。
  • 三宝树:两棵柳杉,一棵银杏,相传为近代僧人所植。
  • 黄龙潭:相传朱元璋曾在此沐浴。
  • 小天池:常年不涸,是观赏日出和晚霞的绝佳之地。

第三天:东线景点

  • 含鄱口:可眺望鄱阳湖,视野开阔,日出时分景色壮丽。
  • 庐山植物园:植物种类繁多,自然景观丰富。
  • 五老峰:五峰相连,形似五位老人并肩而坐,摩崖石刻众多。
  • 三叠泉:庐山第一奇观,瀑布从悬崖飞泻而下,景色壮观。

特色美食

  • 牯岭镇特色美食:庐山石鸡、云雾、糯米藕、桂花糕等。

全文剪藏

庐山,这座吸引了李白苏轼、白居易等文人墨客的名山,该如何游玩呢?我们通过地图来了解,建议收藏。

首先,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地处长江与鄱阳湖的交汇处。在游玩庐山之前,需要明确一点:庐山并非一座孤峰,而是一片群峰山脉。从南北方向看,庐山似乎只有一座山峰;但从东西方向看,庐山则呈现出一条连绵的山脉。因此,才有了"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说法。

庐山游玩路线其实很简单,以牯岭镇为核心,每天从牯岭镇乘坐景区巴士或徒步前往各个景点,结束后再返回牯岭镇住宿、用餐和休息。因此,大家需先抵达牯岭镇。庐山有东南西北四个门,北门和南门适合自驾游客,提前预约后可直接开车上山,直达牯岭镇。

西门是庐山索道的入口,适合不想徒步的游客,可以乘坐索道上山至牯岭镇,往返票价为每人120元。东门主要用于徒步登山,游客需从三叠泉景区徒步上山。需要注意的是,北门和南门在节假日期间不允许私家车上山,游客需乘坐巴士,票价为每人70元。庐山游玩路线分为三条:东线、中线和西线。

在牯岭镇休息一晚后,第一天先游玩西线,走1.5公里到如琴湖。如琴湖是一个人工湖,形似小提琴,玲珑雅致。四周峰峦绿树倒映湖中,山水相依,诗意盎然。

继续向前到花径,花径则是大林寺旧址,因白居易在此留下"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而闻名,充满人文诗意。

继续前行到仙人洞,这是一个道家福地,洞深幽静。传说吕洞宾在此修仙,洞口纵览云飞时刻,可欣赏庐山云雾变幻之景。

再往前就是龙首崖,这里有一巨石横亘,形如龙首,下临万丈深渊。站在崖边,山风呼啸,惊险又壮观。

继续向前到石门涧,这里集雄、奇、险、秀于一体,有"庐山第一奇观"之称,峡谷幽深,瀑布飞泻,风景如画。

然后看一下旁边的悬索桥,横跨将军河,悬空险秀,为庐山一独特景观。

第一天的行程基本结束,返回牯岭镇享用晚餐。牯岭镇常住人口2.1万,热闹非凡,特色美食如庐山石鸡、云雾茶、糯米藕、桂花糕等,定能让你大饱口福。

第二天,首先参观美庐,这是蒋介石与宋美龄的旧居,建筑风格独特,庭院幽静,充满历史韵味。接着前往庐山会议旧址,这里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是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窗口。继续前行,经过庐林湖,到达三宝树。这三棵古树苍劲挺拔,两棵柳杉,一棵银杏,相传为近代僧人所植,见证了岁月的沧桑。随后前往黄龙潭,相传朱元璋曾在此沐浴,为其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返回牯岭镇后,向北前往小天池。小天池虽小,却常年不涸,澄澈如镜,是观赏日出和晚霞的绝佳之地。

第三天行程较远,但也最为精彩。首先前往含鄱口,在此可眺望山脚的鄱阳湖,视野开阔,特别是日出时分,霞光万道,湖水波光粼粼,美不胜收。含鄱口旁是庐山植物园,植物种类繁多,漫步其中,能感受自然的神奇与美妙。继续前行至五老峰,五峰相连,形似五位老人并肩而坐,山上摩崖石刻众多,增添了文化底蕴。

接下来便是庐山第一奇观——三叠泉。从地图上看,这里地形极为陡峭,需注意安全。远眺三叠泉,宛如一条白色巨龙从陡峭的悬崖上奔腾而下,在阳光照耀下,瀑布闪烁着耀眼的光芒,难怪李白留下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名句。如今,这里已成为网络热门打卡地,吸引无数游客前来一睹风采。继续前行至庐山东门,便可直接返城。

正如苏轼所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我们踏上归途,回首庐山,你会发现它不仅是一座山,更是中国历史与文化的缩影。你准备何时出发?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来源

guest

0 评论
最旧
最新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