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剪藏-城市-深圳:深圳速度:从拓荒者到全球创新中心的蜕变

#深圳 #视频笔记

深圳:从拓荒者到全球创新中心的蜕变

地理与自然环境

  • 深圳位于中国南部,面积近2000平方公里,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升高。
  • 地处北回归线以南,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常青。
  • 拥有260公里长的海岸线,51座岛屿,以及丰富的红树林和候鸟栖息地。
  • 山地、丘陵与平原台地几乎平分秋色,河流众多,冲积出富饶的土地。

历史与文化

  • 深圳的历史可追溯至约7000年前,秦始皇统一岭南后,中原人首次大规模进入。
  • 拓荒者与当地族人交融,形成广府和客家两大民系,保留传统民俗如麒麟舞、鱼灯舞。
  • 1979年改革开放,蛇口工业区诞生,深圳成为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
  • 深圳速度闻名全国,无数个“第一”在此诞生,如第一个建筑工程招投标、第一张股票发行等。

经济与创新

  • 华强北成为中国电子第一街,吸引创新浪潮中的梦想家。
  • 马化腾开发OICQ(后改名QQ),王传福创立比亚迪,任正非成立华为终端公司,汪滔创办大疆
  • 深圳企业影响全球,推动通信、能源、航空等领域的发展。

移民与多元文化

  • 深圳是全国最大的移民城市,拥有超过1200万流动人口。
  • 五湖四海的景点、美食、文化被带到深圳,形成多元的城市风貌。
  • 深圳的公园、图书馆、餐饮环境等设施丰富,展现了城市的包容与活力。

总结

  • 深圳的蜕变源于五湖四海的力量,从拓荒者到全球创新中心,深圳已成为一个多元、包容、充满活力的城市。

全文剪藏

有人说深圳是广东的,因为地图上的它的确坐落在广东南部;有人说深圳是湖南的,因为这里约 1/6 的省外人口都是南下打拼的湖南人;还有人说深圳是北方的,因为这里的人们都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那么深圳到底是什么呢?

在星球研究所看来,深圳是五湖四海的。要解释清楚这一切,我们需要彻底拆开这座城市,回到这片土地真正空白的年代。

此后漫长的时光里,伴随着地质运动,海水侵入又退去,火山爆发又平息。历经了亿万年的风雨,深圳才终于形成了今天这样的格局。它在中国南部,占据了一块近 2000 平方公里的狭长地带,面积只有广州的约 1/4。整体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升高,自东向西通过大亚湾、大鹏湾、深圳湾和珠江口与大海相连。

由于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南海的风终年吹拂,使这里温暖湿润,四季常青。而深圳的城市中心就坐落在海边,这让它成为了中国内地一线城市里离海最近的城市。海洋之上 51 座岛屿点缀其间,面积最大的内伶仃岛,至今仍保存着较为完整的南亚热带植物群落,也是 1200 多只猕猴的乐园。

海陆交界处是 260km 长的海岸线,海浪的力量有时猛烈冲刷出千姿百态的海蚀崖,有时也温柔堆造出柔软的沙滩。而那些平静安稳的港湾生长着茂盛的红树林,庇护着每年超过 10 万只迁徙的候鸟,也是全国唯一一个位于城市腹地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到了陆地之上,崎岖的山地、丘陵与低矮的平原台地几乎平分秋色。莲花山脉从 300 多公里外的内陆延伸至此,发散出七娘山、梧桐山、阳台山的余脉。山地之间,茅洲河、深圳河、观澜河等 310 条河流四散奔涌,冲积出平原,也创造出了深圳未来最富饶的土地。

深圳就这样背靠大陆的五湖,面向世界的四海。这似乎也注定了未来改变它命运的力量同样来自五湖四海。

深圳的历史其实远比你想象的更加久远。早在约 7000 年前,这里就已经有人类居住了,咸头岭的陶器便是他们的杰作。但由于位置偏远,直到公元前 214 年,秦始皇统一岭南,中原人才第一次大规模进入这里,这片古南越族人的繁衍生息之地。

此后为了躲避战乱,一批又一批中原移民向南迁徙。这些五湖四海的拓荒者,便是改变深圳的第一股力量。人们越过万水千山抵达这里,用双手和智慧开辟出新的家园。他们打鱼晒盐,开垦农田,建起各式各样的民居,组成深圳最早的城镇。他们建起坚固的堡垒,抵御沿海劫掠的倭寇,其中的大鹏所城便是深圳别称鹏城的由来。

这些拓荒者在深圳扎下根来,并与当地族人不断交融,逐渐形成了以广府和客家两大民系为主的人口结构,至今仍保留着麒麟舞、鱼灯舞等传统民俗。然而到上世纪 90 年代,广府人和客家人的占比却只有不到 10%。

这一切的发生源自改变深圳命运的第二股力量。1979 年的春天,改革开放的第一炮在蛇口轰然响起。在移山填海造出的新大陆上,蛇口工业区诞生,它的目标是一岸之隔的香港。彼时的香港已经崛起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但不断上升的地价和人力成本,正将它的制造业拖入困境。而紧邻香港的深圳正想抓住这个机会,承接香港的产业。

1980 年 8 月,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横空出世,五湖四海的人们纷纷涌入深圳寻找机会。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传遍华夏大地,陆地也以每年 3.3 平方公里的速度不断扩张。这些新移民的目光不再是脚下的土地,而是远方的世界。因此这次他们要跨越的也不是地理上的山河,而是思想上的山河。

于是新中国第一个建筑工程招投标在深圳实施,第一张股票在深圳发行,第一家商业银行在深圳挂牌,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在深圳成立。无数个第一让深圳迎来了新生。

但是永远跟在香港后面的繁荣又能维持多久呢?深圳需要改变命运的第三股力量。

即便在网购已经如此发达的今天,被誉为中国电子第一街的华强北,也依然能够用它包罗万象的产品和天马行空的创意,给你一点小小的深圳震撼。它从模仿创新起家,成就了一条强大的供应链,也因此吸引了新一批创新浪潮中的梦想家。

1998 年,华强北赛格科技园四楼,已经做了 5 年程序员的马化腾打算自己当老板,开发一款即时通讯软件,取名 OICQ。与此同时,来自安徽的王传福,则在 BP 机和大哥大上发现了电池的商机。

2000 年,他创立的比亚迪就已成为摩托罗拉的第一个中国锂电池供应商。而他也许不知道,命运的齿轮已经开始了转动。到 2003 年,曾专注于手机电池的比亚迪突然决定跨界转身,进入了汽车行业。华为的任正非也在犹豫了 6 年后,正式成立终端公司,开始了手机的研发。

同样在这一年,一名叫汪滔的大学生在上海办完退学手续,进入香港科技大学就读。3 年后,想要延续儿时航模梦想的他会来到深圳,创办一家公司,名叫大疆。而此后的故事大家都不再陌生。

今天这些深圳企业的影响早已超出深圳,扩散到五湖四海。他们连接世界万物,引领通信潮流,推动能源变革,开拓天空边界。而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力量,不仅改变了深圳,也将深圳塑造成了五湖四海本身。

作为全国最大的移民城市,深圳拥有超过 1200 万的流动人口。而五湖四海的人们,也把他们的家乡一并带到了深圳。

五湖四海的景点被带到深圳,既可以在世界最大的微缩景区锦绣中华里一日游遍中国,也能在隔壁的世界之窗一天看遍世界,还能在 1290 个公园里领略什么叫山海连城,鹏程万里。

五湖四海的美食被带到深圳,既可以品尝沙井蚝、光明乳鸽、猪脚饭等当地美食,也能在数量仅次于长沙的湘菜馆里吃到正宗的湖南味道。多元的餐饮环境,更是让椰子鸡的融合菜成为深圳的一大特色。

五湖四海的文化被带到深圳,你既可以欣赏粤曲、粤剧等传统韵律,也可以欣赏咏春、现代舞剧的风采,还能在 1086 个图书馆里感受文字描绘的无限世界。

而那些五湖四海的人们,也将他们的青春和人生留在了深圳。就像诗里所说,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滚滚的波浪,却是它底下细小的泥沙。正是千千万万来自五湖四海的深圳人,创造了今天的深圳城。而这样的深圳就是五湖四海。

来源

guest

0 评论
最旧
最新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