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笔记
标题:: [[武汉]]:教育之城的人才流失与历史机遇
一句话总结:武汉作为教育资源丰富的城市,面临人才流失的挑战,但凭借其历史机遇和地理优势,仍具有成为头部城市的潜力。
论据清单:
- 武汉拥有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但985和211高校数量相对较少。
- 武汉的在校大学生数量庞大,但毕业生留在本省就业的比例较低。
- 武汉历史上因地理位置优越而成为商贸重镇,促进了教育和工业的发展。
- 武汉在近代因通商口岸的开放和铁路建设而得到快速发展。
- 张之洞推动了武汉的工业和教育发展,建立了多个学堂和企业。
- 改革开放后,武汉面临产业转型和人才流失的挑战。
- 武汉的工业以传统产业为主,吸纳人才结构相对单一。
- 武汉的区位优势相对丧失,与沿海地区相比在吸引人才方面存在劣势。
- 武汉的教育底蕴深厚,为城市转型提供了人才基础。
- 武汉具有地理和教育优势,有潜力实现城市的再次崛起。
全文剪藏
武汉,百万大学生的教育之都!
一年一度的高考越来越近了,如果要评选国内高考难度排行榜,那河南河北一定会名列前茅,毕竟加起来拥有全国 10%人口的他们居然凑不出一所 985,也各自只有一所 211。相比之下,隔壁湖北的处境就要好上不少。因为仅湖北省会武汉就有 7 所 211 、16 所本科院校,哪怕放眼全国,武汉凭借 130 万的在校大学生,足以竞争教育之城的 title,然而一个尴尬的数据是每年毕业季武汉两所 985 大学留在本省就业的比例在中西部是最低的,并且双一流大学生能留下来的也常年不足一半,以至于武汉在 2017 年还推出了百万大学生留汉计划,遏制人才流失的迫切心情不言而喻。
毕业季为什么要离开武汉?每个人或许都有自己的答案,那么今天这期视频我们就来尝试解答这个疑问,我跟你说我得查清楚,我要查清楚。一般来说教育资源的分布与地方经济紧密相关,因为大学早期的建设和发展十分依赖地方财政的支撑,而武汉作为中国教育资源最丰富的城市之一,其大学的渊源也必然离不开城市的兴盛变迁。武汉位于汉水和长江的交汇地,向西可以沟通江汉平原和四川盆地,向东可以扼守华中通往江南的航运隘口,向北更是能沿汉水连接鄂北乃至中原地区,因此从东汉末年修筑却月城和夏口城开始,武汉就依靠独一无二的航运和区位条件,成为了华中地区的商贸重镇,像是从黄鹤楼到鹦鹉洲附近的南浦地区,历史上一直是长江往来货船的中转地,水流汇聚出的汉阳,更是形成了繁荣的内河商业区。
唐代武汉有“大江横抱武昌,龟蛇锁大江,千户万家”,宋代武汉“市邑雄富,列肆繁错”,发展到元明时期,武汉就超过了荆州襄阳等地,成为了两湖地区的商业和行政中心,但这还不是武汉大学多的原因,因为长江流域像武汉这样的城市并不少,比如东边的九江、南京,西边的岳阳、重庆,都有九省通衢的地理区位,也不乏行政政策的有力支撑,武汉若想脱颖而出,还需要一个历史机遇,一场自我革新。1840 年,英法联军通过战争迫使中国开放了广州、上海等 5 个通商口岸用于倾销商品,而长江作为连接内陆与沿海的黄金水道,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自然也无法幸免。
1862 年长江沿岸的武汉正式开埠通商,武汉城市的发展进入了全新的阶段。比如武汉一直以长江为界,分为汉阳和武昌,汉口则由于地势低洼,长期是农田和荒滩交错的状态,武汉通商以后,殖民者为了避开民间的阻力,把租界设在了汉口,从而形成了武汉三镇的格局,当然城市规模的扩张还是次要的。由于武汉一直以区位通达闻名,又是通商后的航运巨镇,因此当时清政府计划修建第一条铁路时,洋务大臣张之洞主张的卢汉铁路就是以武汉为终点,于是这条中国历史上和京杭大运河齐名的南北大动脉,不仅带来了石家庄、郑州等城市的崛起,也永远地改变了武汉的命运。
清政府调任张之洞为湖广总督,不久后张之洞为了独立生产卢汉铁路所需要的钢铁,开始在龟山下建设汉阳钢铁厂,建成后汉阳钢铁厂占地近千亩,拥有员工 3000 多人,号称当时的亚洲第一大厂。以它为契机,龟山到鹤山临江一带,先后涌入了汉阳兵工厂、官砖厂、钢药厂等众多企业,武汉工业建设的浪潮就此开始。正因为有了庞大的产业支撑,武汉所需要的专业人才越来越多,比如为了培养精通洋文的外交人员,武汉有了自强学堂,为了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学习西方工业技术,武汉有了工艺学堂,为了改进江汉平原传统的农业生产,武汉有了农务学堂,这些学堂如今都成为了武汉著名的大学,而且这还只是一小部分。
1907 年[[张之洞]]离任湖广总督时,湖北已经拥有 1500 多所新式学堂,5.6 万名在校学生。要知道民国时期的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大学生总数也不过 4 万人,可以说正是武汉近代经济转型的成功赋予了武汉教育的底蕴,既然教育与经济相辅相成,那为何现在的武汉又留不住大学生呢?其实顺着之前的逻辑原因也不难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又经历了一次产业转型,而这一次武汉就没有之前的好运了。1983 年武汉提出以流通交通为两翼,以工业为主体,建设多功能经济中心的战略方针。
前面我们说过武汉城市的核心优势就是区位和工业,因此这样的发展策略并无不妥,但客观上这两方面的困难却要比以往大得多。首先是区位相对优势的丧失,近代西方殖民者建立的全球市场,本质上是以海洋运输为基础的贸易体系,特别是上世纪 50 年代集装箱革命的发生,让海洋运输的优势更加突出,这就意味着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必然要优先发展沿海地区,以达到快速融入全球体系的目的。比如 1980 年我国开放的深圳、珠海等 4 个经济特区,都是靠近西方市场的岭南和闽东沿海城市。4 年后我国新增开放的 14 个城市也全部位于东部沿海地区,这样的政策倾向在 1988 年国务院批准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主题方案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东部沿海的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与之对应的以武汉为代表的沿江城市,开放时间比沿海足足晚了 10 年,依托长江的武汉港口,其货物吞吐量也常年都位于 30 名开外,除了区位地位的丧失,武汉的产业发展也遇到了困难。
从晚清开始,武汉就一直以工业为主,特别是新中国初期,武汉还承接了武汉钢铁、武昌造船、青山热电站等重点工业项目,因此在改革开放前的 1983 年,武汉工业总产值位列全国第四,仅次于上海、北京、天津三个直辖市,是个妥妥的工业城市。然而改革开放以后,武汉既没有上海的区位优势,也没有北京那样的政策优势,面临的挑战可想而知。比如武汉人有句老话,武钢一咳嗽,武汉就感冒,作为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武钢长期都是武汉税收的第一大户,比如 2000 年武钢工业增加值 54.7 亿元,相当于一整个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可见当时武汉传统工业的占比有多大。
当然武钢只是武汉产业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后的武汉长期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传统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而这些行业吸纳的人才结构相对单一。像是《今日湖北》2000 年所做的调查显示,武汉工业学院因为与城市产业结构更对口,就业率在众高校中一枝独秀,反观武汉的非工科学生则只能另谋出路,而即使是理工科院校,因为沿海地区的薪资更高,能留在武汉的也少之又少。比如 2001 年武汉的高校本科生、硕士和博士毕业后留在武汉的分别为 11%、3.5%和 0.9%,当时的人才流失问题已经非常严重。
如今我们谈到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往往离不开薪资待遇,行业前景等字眼,但这些本质上与城市的产业形势息息相关,直到今天武汉营业收入前 10 的企业,仍然没有一家互联网企业,所拥有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与第一梯队还有明显差距,难道武汉就没有希望了吗?事实上在 1889 年张之洞督鄂之前,全国各地创办的军工企业达 20 个,而武汉却是一个也没有,洋务派在地方创办的学堂有 20 所,武汉同样一所也没有,可尽管如此,武汉还是奋起直追,最后强势逆袭。
彼时彼刻也可以成为此时此刻。放眼全国,像武汉这样兼具铁路和水路,背靠两湖地区广阔的经济腹地,又居华夏之中的城市,可谓屈指可数,加上武汉深厚的教育底蕴,其未来依然拥有跻身头部城市的潜力。所以无论你是毕业后离开武汉,还是高考后将要前往武汉,请保持对这座城市的期待。我是蜀侠客,用地理解构万物,你的关注是我创作的动力,我们下期再见。
- 武汉:多水之城的文化与自然景观 (1.000)
- 武汉:中国的地理与文化巨城 (1.000)
- 湖北:地理与历史重镇解析 (0.946)
- 桂林自驾游路线指南:景点与行程推荐 (0.581)
- 城市-重庆-成为直辖市的原因:三峡工程推动与多因素助力的历史抉择 (0.581)
- 秦岭:中华文明的脊梁与自然宝库 (RANDOM - 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