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一句话总结:本文探讨了中国北方山河四省(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在历史上的兴衰变化及其现代面临的发展困境。
论据清单:
- 地理环境:山河四省拥有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水资源,历史上曾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和政治中心。
- 黄河影响:[[黄河]]的泥沙淤积和泛滥对当地农业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导致北方地区逐渐衰落。
- 气候变化:中国历史上的冷暖气候期对北方地区的农业和人口有显著影响,暖湿期有利于北方的繁荣,而小冰期则导致农业衰退和人口减少。
- 战争与民族冲突:历史上的战争和民族冲突,如[[五胡乱华]]、金朝南侵等,对北方地区的人口和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
- 经济重心南移:随着长江流域的崛起,经济和人口重心逐渐南移,导致北方地区相对落后。
- 工商业发展:明清时期南方的工商业发展迅速,而北方地区则因黄河水患和气候条件等因素未能跟上。
- 现代困境:尽管新中国成立后水利设施得到改善,农业丰收,但山河四省的GDP和人均GDP仍然落后于南方省份,面临人口流失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页面笔记
[[山东]] [[山西]] [[河南]] [[河北]]
需求:: 山河四省的兴衰与现代困境
从前有座山名叫[[太行山]],山边有条河向东不回头,我们古老的华夏文明正是起源于这山的东西两侧,河的南北两岸。如今这片土地有个新的名称,山河四省。去年春节4省网民历史性的签订了互不嘲笑条约,反映了4省人民一个共同的心结。咱们华夏的龙兴之地怎么在新时代就变得沉默失语,毕竟和南方诸雄相比,这里同样是大河流过平原广阔,同样也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但全国经济排名前10的城市嘛那是一个也没有,反而在人口迁出的方向上,四省却保持了高度的一致。
唉山河四省风飘絮,到处打工永不停,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本期视频就让我们从天命和人为两个角度深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咱们这里说的天命当然不是啥封建迷信,而是大尺度的地理环境,比如种地、洗碗、摸鱼都离开不了的水系。我们知道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不只是因为它又大又宽,更是因为这里的土壤它又松又软,非常适合种粟剂这类谷物,也方便用石器、青铜器制作的农具进行耕作。
所以从周朝到北宋,历朝历代的政治中心基本都位于山河大地,这里同时也诞生了拥有百万人口的洛阳神都以及东京梦华的汴京开封。可黄河既造就了北方的兴盛,也拿捏着河两岸的命门作为一条地上河,黄河每年都有3~4亿吨泥沙在河道淤沉,河床自然也就步步高升。这要是遇上汛期哪天不讲武德,黄河水就会冲破堤岸泛滥成灾,而黄河中不中就决定着北方强不强。比如唐中期以前朝廷征收的米粮以河南河北为主,关西河东次之,就是因为那段时期黄河河道稳定胡乱扭来扭去,山河四省才可以沃野千里。可到了唐末和宋初,[[黄河]]流域经过上千年的开垦,森林已经被砍伐殆尽,黄河决堤的次数大幅增加。
在有史料统计的26次黄河改道记录中,20次都发生在宋代及以后,特别是[[宋徽宗]]政和7年,黄河在河北决口死了100多万人,更加雪上加霜的是每次洪水后大量泥沙就会淤积在泛滥区,将废弃的河道变成了沙丘,将肥沃的农田变成了盐碱沙地。所以从宋开始北方农业衰退,江南成了朝廷主要的粮仓,甚至北宋建都开封,很大程度都是为了方便从江南运粮。可见黄河两岸地理环境的恶化是造成古代北方衰落的重要原因,可衰落这个词是相对的,既然北方衰落了,那就意味着东西南有一个方向崛起了。没错,这是黄河的好哥们,长江,而长江流域崛起的原因就离不开另一层天命气候。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东西1万里的时空尺度下,有三次主要的冷暖气候期,其中代表着北方强盛的汉唐,正好对应着中国的暖湿期。比如在秦汉晚期的时候,黄河下游平原有200多个规模较大的湖泊,是鱼米之乡这个抬头的第一任拥有者。隋唐暖气的时候,北方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两摄氏度左右,正是这小小的两度,让当时的黄河流域西起河西走廊,北抵河套平原,燕山南麓,东到黄海南至秦岭淮河都是可以种植水稻的。
像是唐朝天宝8年朝廷仓储的米粮有一万万石,很大原因就来自北方的连年丰收,可以说汉唐盛世的出现离不开老天的赏饭。但从北宋初年开始,中国的气候条件风云突变,平均气温下降1摄氏度,进入了明清[[小冰期]],气温一下降全国都遭殃。比如北宋第二位皇帝赵光义在位的22年里有5年都发生了雪灾,同时山河4省的农业也深受其害。很多正在看视频的同学可能知道天气寒冷的话,田里秧苗发芽的时间就会推迟。而唐朝的韩鄂在四时传要中记载,官府每年4月要检查脉的贵贱。
到了宋史中,宋太宗在汴京视察小麦的季节就是5月了,可见当时能种地的时间大幅缩短,叠加当时日渐泛滥的黄河水害。北方的农业也就不复当年,从北宋开始,南方的农田数超过北方与之对应,北宋末年北方人口就只占全国的2/5了,但人口减少还不是最糟糕的。因为气候变了,对三河四省最大的打击是诱发了最大人祸战争。这是汉武帝时期中国的疆域版图,当时正处于秦汉晚期,1月份的平均零度线,北至辽东半岛、燕山、河套平原与汉帝国的北部边界高度吻合。
而历史上第一次游牧民族大规模南下的五胡乱华,正对应着魏晋南北朝冷期,当时塞外寒冷干旱,牧草匮乏,无人的牛羊都难以存活,于是他们就向南进入了黄河流域,开启了长达300年的乱世,也是从那时起魏晋百姓和士卒开始衣冠南渡长江流域迈出了反超山河4省的第一步,北宋开始的小冰期则是复刻了这一过程。前面我们说过北宋初年黄河流域年年大雪,庄稼绝收,而更靠北的游牧民族同样饥寒交迫。一时间契丹党固回鹘女真等少数民族频频袭扰宋朝的北部边境,其中女真人建立的金朝,从公元11 15年到1141年先后灭辽伐宋向南劫掠,一手造成了著名的靖康之难。
本来在这之前淮河以北还有700多万户人口,但在今灭北宋的过程中就减少了300万户,原来土肥民重的山河大地一下变得地广人稀,宋金战争还没打完,西北高原上的蒙古人又开始大举南侵,这次战争对北方的破坏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一方面整个北方地区的人口在战争后竟然还不不到战前的1/8。另一方面,元朝统治期间还保持着一定的奴隶制和游牧传统,山河四省的大量良田被开辟成牧场,黄河流域的水利设施也几乎瘫痪,自然环境更加恶化。
反观当时的长江流域,因为地形多是丘陵,水网密布,不适合放牧,反倒逃过一劫。此后的明清两朝北方人口虽然有所恢复,但黄河水患仍然十分严重,加上气候条件,总体上还是南暖北寒山河四省的人口长期都少于南方,而人口不仅决定劳动力的数量,也决定着市场的大小。长江流域因为航运发达,人口多,市场广,是宋代以来工商业发展的中心。就拿纺织业来说,北宋每年生产的布帛南方就要比北方多100多万匹。明朝时对外出口丝织品的织造局基本都在东南清朝征收漕粮的8个省里,6个在南方,北方只有河南和山东榜上有名,可见明清时南方经济的繁荣程度已经超出了山河4省的一大截,而这个趋势带来的影响可就大了,因为近代以来工商业取代农业成为衡量一个地方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而此时的南方有着比山河四省更好的工商业基础,造成的结果便是鸦片战争后中国开放的5个通商口岸全部都在南方改革开放后的经济特区,山河四省一个也没捞着,于是到了今天就形成了这样一个现象,山河四省的水利设施在新中国成立后大幅改善,农业丰收一年接一年,人口总量也一步一个台阶涨,但各省GDP和人均GDP却总是落后南方的省份。
山东作为沿海省份情况稍微好点,但人口也不可避免出现北上京津南下沪宁的情况,其他的三个省份则更艰辛。河北成了北面邻居的吊瓶,河南劳动力要供应全国各地,山西人出去打工还得翻山越岭,山河四省风飘絮的现状也就形成了。当然除了前面讲到的这些造成当下局面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城市化的[[虹吸效应]],改革开放以来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时代背景,up主就不一一展开了,用地理解构万物,你的三连是我创作的动力,我们下期再见。
来源:山河四省的兴衰与现代困境
- 郑州为何成为河南省会:历史与地理的双重选择 (0.651)
- 江西:经济兴衰的地理与历史因素 (0.569)
- 省份-安徽:省会变迁及其地理政治背景解析 (0.569)
- 河流-密西西比河:美国的母亲河与国家发展 (0.569)
- 湖泊-中国人工湖-从昆明池到丹江口,防洪发电调水,造福百姓。 (0.569)
- 为什么说长江是地球上唯一的天选之河 (RANDOM - 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