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思辙
ai播客::详情
范思辙:从京都纨绔到北齐商魁的逆袭之路
在《庆余年》的权谋棋局中,范思辙像一颗意外落子的“财迷棋子”——他不爱江山不爱权,唯独对算盘珠子情有独钟,却在命运的推波助澜下,走出了一条从京都顽劣子弟到北齐商界巨头的传奇路。他的故事,藏着范家的温情、权谋的残酷,更藏着“数字天才”如何用算盘敲开命运之门的密码。
一、出身与底色:范府的“财迷小少爷”
范思辙是户部尚书范建与柳姨娘柳如玉的独子,范闲名义上的异母弟。作为范府次子,他自幼活在“范闲光环”的阴影下:母亲柳如玉早期担忧范闲威胁儿子地位,曾派管家监视儋州动向;父亲范建对他看似严厉,实则藏着“恨铁不成钢”的期待。而他自己,从小不爱读书、不喜权谋,唯独对数字敏感得惊人——算盘打得比先生教书还溜,逛街时能瞬间算出商贩的利润,连范闲都调侃他“脑子里装着活账本”。
这种对“银子”的执着,成了他早期最鲜明的标签:为10两银子答应柳姨娘探听范闲与范建的对话,却因胆小中途逃跑;见范闲《红楼》热销,立刻算出“单卷8两银子,年化纯利8064两”的盈利模式,让范闲惊叹“这小子是块经商的料”。他的顽劣与财迷,在京都贵胄圈里是出了名的“混不吝”,却也藏着未被打磨的璞玉之光。
二、天赋觉醒:从“书局掌柜”到“抱月楼东家”
范闲的出现,成了范思辙人生的“第一桶金催化剂”。当范闲以“小范诗仙”名震京都时,范思辙的商业天赋被彻底激活:他接管《红楼》的印刷出版,用“饥饿营销”将诗集炒到高价,为范闲赚得盆满钵满;甚至盯上范闲与林婉儿的婚礼,计划“拍卖入席资格”,还怂恿范闲“成亲-和离-再成亲”反复赚钱,气得范建直拍桌子。
但真正让他卷入权谋漩涡的,是“抱月楼事件”。他与表兄三皇子(母妃为柳姨娘堂姐妹)合伙入股抱月楼,本想“赚笔大钱证明自己”,却因轻信管理者袁梦,对楼内“逼良为娼、贩卖人口”的恶行一无所知,只每月查账时乐呵呵数银子。直到范闲假死回京,目睹平民老金惨死于抱月楼势力之手,怒揍范思辙,他才惊觉自己成了二皇子打压范家的棋子。这场危机,成了他从“天真财迷”到“责任觉醒”的转折点。
三、命运转折:一夜长大,负笈北上
抱月楼事件后,二皇子仍视范思辙为威胁,欲将其作为牵制范闲的筹码。范闲为保他性命,决定送他离开庆国:“去北齐,那里没人认识你,用你的本事闯一片天。” 离别前夜,柳姨娘千叮咛万嘱咐,范建更是第一次当面夸赞他:“你没让我失望,不愧是我儿子。”这句迟来的认可,让范思辙潸然泪下,跪地拜别父母——这个曾躲在母亲身后的少年,终于在一夜之间读懂了“责任”二字。
范闲为他准备了两大“法宝”:一叠银票作为启动资金(“我早看出你是经商的料”),以及北齐暗线的对接人——郭宝坤。这对曾在京都斗得鸡飞狗跳的“活宝”,在北齐成了搞笑搭档:范思辙见海棠朵朵武功高强,又听闻她与范闲的绯闻,便厚着脸皮喊“嫂子”,气得海棠朵朵哭笑不得。
四、北齐崛起:从“逃难少爷”到“商界巨头”
在北齐,范思辙彻底释放了商业天赋。他以范闲给的本金为基础,依托郭宝坤打理的谍网资源,在上京城开起商行,将南庆的丝绸、茶叶、《红楼》话本引入北齐,又把北齐的皮毛、玉石销往南庆,硬生生打通了两国走私产业链。连北齐小皇帝战豆豆都知其名:“范思辙的算盘一响,北齐商税就多三成。”
他不再是那个只会数银子的纨绔子弟:面对北齐权贵的刁难,他用“合法避税”的账本让对方哑口无言;听闻范闲在南庆被弹劾,他连夜调集资金支援,“我哥的事,就是我的事”。范建后来回忆:“思辙去北齐前,我总怕他败家;去了之后,我怕他把北齐的钱都赚光了。”
五、人物弧光:在“银子”与“情义”间找到平衡
范思辙的成长,本质是“财迷外壳”下的人性觉醒。早期他为钱可以“成亲-和离”反复横跳,却在范闲假死时强忍委屈,谎称“自己摔跤”,只为不让哥哥暴露身份;在北齐赚得盆满钵满后,他第一时间给柳姨娘寄去“黄金家书”,附言“娘,以后我养你”;面对三皇子(后来的新帝)的拉拢,他直言“我哥在哪,我在哪”,拒绝卷入皇权争斗。
从京都范府那个提着木棍找范闲算账的顽劣少年,到北齐商栈里运筹帷幄的“范掌柜”,范思辙用算盘敲出的不仅是财富,更是“小人物在权谋乱世中守住本心”的生存哲学。正如范闲所说:“这小子没让我失望——他不是成了我想让他成为的人,而是成了他自己该成为的人。”
- 3.1.20250801 庆余年-范建 (1.000)
- 3.1.20250809 范思辙 (1.000)
- 3.1.20250809 柳如玉 (1.000)
- 1.0.20250803 行业-知识管理工具 (0.500)
- 2.1.3 思维模型-包围式学习法 (0.500)
- 2b方法-常青笔记 (RANDOM -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