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主题研究 #能力 #卡片盒 #阅读能力

基本信息

  • 原始卡片::卡片集合:[[dataview_阅读能力]]

相关主题

视觉笔记

image.png|600
来源:‍⁢⁣⁤​⁡‌‬⁡​⁡​‌​​⁣‍⁤‌⁢‬⁤‬⁤⁡‌⁤⁣⁣⁢​⁣⁡‍‌​⁤⁣⁡​⁣⁢​⁢⁣​​⁣酷口家数字花园白板 - 飞书云文档

1 互动记录

  • 减少信息的输入,更多的信息输出和连接
  • 只取一个全书最触动自己的点,然后尽可能去实践、改变。这样读书不仅收获更大,而且也不会焦虑。
  • 有经验的学术读者通常是带着问题去阅读文本,并试图结合其他可能有用的方法;而没有经验的读者则倾向于采用文本中已有问题和论证的框架,并将其作为既定的内容。优秀的读者能做的是发现某种方法的局限性,看到文本中没有提到的东西。
  • 不要从第一页开始读书 - 最愚蠢的方式,就是直接找一本书打开第一页,然后往下读。

2 阅读意义

  1. 解决问题
    “什么阶段读什么书,取决于想要解决什么问题”,这算是一个不错的答案。想要解决工作的问题,读技术类的书籍。想要知道如何成功,读读名人传记。读书可能不能带给你当下立判的效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定会让你有由内而外的突破。
  2. 唤醒我们的“暗默性认知”
    阅读会唤醒我们的“暗默性认知”,把现实体验和阅读感受结合到一起,形成新的认知,使自我得到拓展。
    一本书读完可能很快就忘干净了,好比竹篮打水,是一场空,但是竹篮经过一次次水的洗礼,会一次比一次干净。
    一个人每天看书,可能记不住什么,但是在潜意识里会明自,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有一些意识正通过读书融进你的血液里,灵魂里,不断揉捏出一个新的自己。
  3. 建立阅读系谱
    通过广泛的阅读,我们可以建立阅读系谱,在不同的事物之间进行联系思考,形成深入思考后再做判断的能力,使心理品质日臻完善,形成健全的人格
  4. 建立虚拟的“人际关系网”
    阅读会帮我们建立虚拟的“人际关系网”,让我们邂逅各种人生经验,开阔眼界。
    《阅读的力量》

3.1 阅读评价指标

  • 阅读数量
  • 主题连接点
  • 加入的卡片数
  • 对应主题的写作数

在读书时既不追求数量,也不要求读完。我的做法是:当我要解决某个问题的时候,主动去寻找可能会讨论这个问题的文章和书籍,去观察——作者用什么样的思路解决问题?在这个解决方案背后,是否有我熟悉的知识?我还能把这个解决方案的原理,应用在什么领域?

根据《2020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2020年用户平均单次使用电子设备阅读时长为79.3分钟,而短视频用户的平均时长为110分钟。容易“上瘾”的短视频在挤占电子书的空间。

世界500强企业家的人均读书量,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日本企业家人均每年读50本,我国企业家人均只有5本。

3.2 鉴定书籍价值的方法,其中两个是:

  1. 能不能在一两个月之后还记得它的内容
  2. 它是否影响了自己的世界观或者行为

看书的目的是改变行为和认知, 不能改变,就忘记把。至少目前不适合自己

image.png|600

4 阅读工具

4.1 为什么选择电子阅读?

  1. 阅读硬件:个人时间使用手机,工作时间使用墨水屏([[讯飞智能办公本]]、[[汉王n10]])
  2. 云端化自己的工作数据,手机、电脑掉了,换个电脑同步下,接着进度做
  3. 电子化阅读的好处,书籍过的书籍,划线的读书笔记,打上标签,随时检索出来
  4. 阅读时长可以量化,在[[微信读书]]上阅读时长是1200小时,在得到上是500多小时,即将赶上。

4.2 [[阅读平板]]

5 如何选书

5.1 讨论阅读新闻渠道✅

问:各位大佬们平时都有看新闻吗?都从什么渠道看新闻,有没有感觉靠谱些的新闻渠道或者app

答:推荐得到头条,周一到周五必听,每天听你会发现新大陆,这些公众号的文章质量不错,分享到微信读书或者QQ浏览器都可以帮你直接听书|600

强力推荐这个网页划线工具, 一边读一边画线,https://marker.dotalk.cn/#/,如果会obsidian,在联合obsidian进行存储、组织、创作,非常的丝滑

5.2 阅读来源

[[阅读能力]]昨天跟同事聊天就提到,人文类的书籍,因为涉及到人性,是不怎么变化的,而理科类的知识,是在不停进化的,这一类知识看书就比较难获得更高的认知

现在看书都是反复看之前觉得还不错的书了,要不然就看最新的文章.

5.3 如何选择国内书籍

国内的这种成长书,都没错,都是综合了国外各种实验结论书,写出来,没错,

不过读完了,总感觉内容太多,还是不好执行,毕竟不是通过实验一步步成功的

嗯,先看视觉笔记,觉得OK,在听书,如果听书过程中,发现某个方法可以执行,在看原书。

另外:

如果看视觉笔记和听书都没有感动或者去照着执行的心动,果断放弃,这本书目前跟你没缘分。继续找

有些书不是现在能看懂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看合适的书

5.4 书单的价值

经典要读,因为这些书经过时间淘洗,回应了人类社会最根本的问题,具有跨时代的意义。但是书单就像药方,得对症才行。可惜现在都是一张方子包治百病。推荐书单的人并不太了解被推荐人的特点。读者如果不考虑自己的情况照单全收,结果不会太愉快:要么束之高阁,要么自惭形秽。

《写作是一门手艺》

5.5 如何区分哲学和科学书?

有没有什么方法去区分这本书是属于科学类的作品,还是属于哲学类的作品。

作者在这里提出来一个很实用很有意思的方法,一下子就能够区分这两者。如果这本书他讲的内容超乎于我们日常的生活,它需要一些很特殊的经验,它往往就属于科学类的作品。如果这本书讲的不超越我们一般人的生活经验,它往往就是哲学类的作品。我们举个例子,比如你看牛顿的光学这本书,它里面的很多光学实验是需要在很特殊的条件下去做的,所以它就属于科学类的作品。再比如像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我们都知道是达尔文跟着小猎犬号轮船哈,游历了很多地方,观察了各种的动植物,最后提出的进化论,他这种经验也不是我们一般人能有的,所以这也属于是科学类的。

5.6 如何选书:有限的时间内找到真正值得读的书

在有限的时间内找到真正值得读的书

1、不是所有的书都值得精细阅读。

[[选书]]的技巧之一:利用网络平台,与好书邂逅。

选书技巧之二:寻找读书导师。第一类导师是相关领域的大咖,他们一般都会有自己的自媒体账号,可以通过关注他们推荐的书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第二类是我们身边的人。

4、无趣的书立刻停止阅读。

5、世上无人人必读的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种环境,和生命中的某个时期必读的书。读书和婚姻一样,是命运注定的或阴阳注定的。当一个人的思想和经验还没有达到阅读一本杰作的程度时,那本杰作只会留下不好的滋味。

6 阅读技巧

7 如何消化听书稿?

我采集了1000多本得到得到听书稿,现在先把这100本书拆了, 阅读不是不是目的,是阅读完后,给自己带来行为或者认知有什么变化才是关键,如果每本书找到一个触动点,100本书至少有100个触动点,这100个触动点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另外就是我听完了1000本,得到听书,再让我重听一遍1000本书的几率会比较小,这就是另外一个问题,当时在听书的时候自己留下了什么,印证了信息组织中的一个规律,有多么快的阅读和听书就有这么快的忘记,如果希望把书中的观点都连接起来,就需要自己去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组织,而这个行为是不能被别人代替的或者自动化的

主要是我读书还是很功利,读书不能给自己带来变化,那就要变化一下

拆书就涉及到[[整理能力]],将[[54本书]]进行拆解

7.1 问:听1000本书花了多久的时间? 值得么?✅

答:一年

问:效率好高,我一年才看完十几本书

答:一本讲书:30分钟,1.5倍数,3本书:45分钟。 早上通勤时间:1个小时 晚上通勤时间:30分钟,还不说睡前听和跑步时听 时间是挤得出来的

关键是这么快听的目的: 1. 采集讲书稿 2. 了解大概,然后帮助自己选书,听了1000本书,和看了100本书,选出来的书单是不一样的

问:我们真的需要看那么多书吗?需要知道那么多信息吗?

答:一年这么多书给我都忘光了[捂脸][捂脸][捂脸],不需要,只是时间不花在这个上面,也有可能花在:抖音、电视剧、游戏,各种文章。 计算一下投入的机会成本

问:的确是这样 有这个目标和目的,也减少了娱乐的时间

答:时间一种是主动找痛苦去折腾,另外一种是被动被其他信息给消耗了

7.2 阅读的技巧

读书要多,同等重要的是,要足够多的整理和输出。
就跟减肥一样,吃了太多的东西,不运动和消化,吃下去的东西就会长肥肉,看起来很壮,但是不健康
快读:听书、划线预览、视觉笔记
慢读:墨水屏阅读
复习:卡片笔记法、讲书、复习视觉笔记
一些技巧
230209 不要从第一页开始读书 - 最愚蠢的方式,就是直接找一本书打开第一页,然后往下读。
230209 发现分享读书图片和文字,还是文字方便阅读,图片还要点击一次,成本高一些
230209 5分钟阅读一个工作流: 找一本书,找到这本书的一条热门笔记。划线。分享到读书微信群,分享的同时会生成一张图片,将这张图片作为打卡,进行5分钟打卡
230209 使用google新闻进行主题研究
使用google新闻进行主题研究

7.3 类比:数据采集与阅读能力的关系

  1. 数据接入渠道的多样性 -> 多种数据源: 书籍\文章\视频\音频...
  2. 数据入库规范+有用性 -> 寻找书结构清晰+内容质量高的书
  3. 数据采集后统一采集到数据仓库 -> 所有阅读笔记需要存储到一个地方
  4. 数据入库需要标记数据字典 -> 阅读笔记,需要标记主题, 方便后续进行提取和查询
  5. 数据入库失败,需要有检查\容错机制 -> 每天要review阅读笔记,统计是否入库,入库的主题分布,方便做校验

7.4 经常工作忙忘记阅读,怎么解决?

思考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是:自己做一个人肉提示器 一个月定一个主题,比如一月份我们定[[唐朝]], 每天有两个比较独立的碎片化时间,中午吃饭和晚上吃饭的时候, 就发相关话题的内容 上班路上的时候就找相关主题的书来听,打动自己的部分就划线。在吃午饭和晚餐的碎片化时间进行分享

每天都有发卡片,一个月把这些这些卡片合在一起进行编码,就成为了一个主题研究

这样一个动作,就把阅读、整理和写作串在一起的

7.5 如何读书能产生[[复利效应]]? 如何才能获得指数增长?

  • 复利用数学解释就是就是指数
  • 前后关联就是指数增长的秘密
  • 本次读书的效果=上一次读书的效果×(1+本次读书的新增长点%)x坚持天数
  • 核心:建立每一步之间的前后关联,从而把昨天的收获连本带利地变成今天的本金

7.6 如何有效地做科研、阅读笔记

科研笔记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提升我们的文献管理效率,让我们想引用(无论是书面引用还是脑中复习)某个具体观点时能精确、快速地找到它。科研笔记的工作流应该围绕这个目标进行组织。

标注的方法很多,可以简洁如使用 citekey,复杂也可在文摘末尾留下大串参考文献。这里推荐通过 zotero 自动生成(ctrl-shift-c 即可)。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两种方式组织:分类法:按文摘卡片的内容进行分类,然后归类。主题法:标明文摘卡片的主题,然后按主题进行组织。

做科研笔记很简单,只需要以下几部:看到想记的,在一张卡片上记录下来。(包括灵感)给卡片标注原文来源。(若为灵感则不标注)通过分类法或主题法对卡片进行组织(给卡片标明分类号或主题词,然后归类)

8 反思记录

8.1 自己如何看待阅读

  • 自己也喜欢用微信和得到,读书是自己的事,不用公布,不过可以用时长来回顾

2 阅读长期有福利

当运动时,肌肉会感到酸痛或疲劳。读书也一样,读有难度的书会让大脑不堪重负,短时间内感到疲劳。但从长远看,读书会让我变得越来越聪明,因为我在持续挑战大脑处理信息的极限,提高大脑的工作能力,进而不断吸收新概念。

3.1.2023-12-13 什么人阅读很厉害

一位长者讲过一句话:“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值得我们学习,一种是读了万卷书的人,另一种是只读一本书的人。”

3.1.2023-12-16 Naval的阅读心法

读什么

  • 爱你所读,直到你爱上阅读。
  • 读书,避免读新闻。
  • 如果他们写作是为了赚钱,那就不要读他们。
  • 如果你能快速阅读,那它不值得读。
  • 公开写作,持续阅读。

热爱读本身

  • 我不做笔记。
  • 我阅读是因为我喜欢阅读,不是为了学习。

深入思考

  • 听书而不是阅读书籍,就像喝蔬菜汁而不是吃蔬菜。
  • 要写一本好书,你必须先成为那本书。

无时无刻

  • 阅读书籍探索你真正好奇的问题。
  • 休息时,阅读效率更高。
  • 在移动时,音频更有效。

好习惯

  • 建立习惯时,选择一致性而不是内容。
  • 聪明的人阅读的越慢。

3.1.2024-04-29 减少新闻消费以提升个人生活质量

这篇文章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和深入分析,提出了减少新闻消费以提升个人生活质量的观点。作者认为,大多数新闻与个人生活无关,且消费新闻会浪费时间、分散注意力,甚至对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文章建议通过阅读深度内容和专注于个人能力圈来获取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一句话总结:
本文主张减少对新闻的消费,转而专注于对个人生活有实质性帮助的活动和深度阅读,以提升生活质量和效率。

论据清单

  1. 人们往往记不住他们消费的大量新闻中的任何一则对个人决策有实质性帮助的内容。
  2. 超过99%的新闻与个人世界无关,且大多数新闻无法对个人生活产生影响。
  3. 新闻消费会浪费时间,并且由于转换注意力的成本,会持续干扰个人的专注力。
  4.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司马贺提出信息泛滥会导致专注力不足。
  5. 新闻消费会导致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如压力增加、免疫力下降。
  6. 新闻消费可能会降低生活品质,增加压力,导致健康问题。
  7. 新闻媒体可能会过度影响个人的生活决策,而放弃自己的决策权。
  8. 专注力和意志力是有限的资源,新闻消费会耗尽这些资源,影响个人执行其他任务的能力。
  9. 科学研究显示,频繁消费多种媒体类型会减少大脑关键区域的神经细胞数量,影响注意力和情绪控制。
  10. 通过阅读深度内容和专注于个人专业领域,可以获取更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

维基百科词条:

  1. 新闻消费
  2. 专注力
  3. 能力圈(Circle of Competence)

4.1.2024-01-11 目前自己读书工作流

[[工作流]]

  1. 选择一本书
  2. 从微信读书搜索书名
  3. 利用chrome插件:微信读书助手 复制这本书热门划线
  4. 复制到Obsidian 并发布到wordpress 官网
  5. 使用[[狐猴浏览器]]打开对应的笔记
  6. 阅读文章的时候:使用五彩划线,并写想法
  7. 阅读完后,下次需要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就可以直接看之前阅读的划线,这是——渐进式阅读
  8. 当然五彩的划线会同步到五彩,也可以在ob和五彩后台直接阅读划线和想法

整个过程用漏斗图来表示:

全文文字(100%)
热门划线(10%)
个人划线(2%)
放入到卡片盒的卡片(一个卡片即可)

  • [[五彩]]从渐进式阅读的应用,慢慢兼顾成为一个闪念笔记应用
  • 一本书只要能获得一个卡片,够了

4.1.2024-02-03 如何识别一本书是不是好书

我的方法是

  1. 看看微信读书有没有热门划线
  2. 把热门划线复制出来进行阅读,有没有让自己触动的原文

如果有很多,就可以阅读,没有,就算了

4.1.2024-02-18 阅读之前先建立一个索引,根据索引在去确定每次阅读的重点

索引式的学习方法要义是指在学习一项技能时,先不深究其细节,而是建立索引。这就像看书时先看目录一样,把目录多看几遍,对整本书的结构有所了解之后,再去看自己想看的章节。

掌握一项技能要迅速掌握其主干,其余的细枝末节都不去管。

学习一项技能时,你不能保证你目前所在学的东西将来会用到。就算用到,也可能没有你现在所探究的这么深入。那么我们只需要知道有这个东西,在脑中建立这部分知识的索引,等用到他的时候再去查阅资料重新学习就好。

建立索引之后,其他部分的知识可以暂时地抛诸脑后,而把精力专注在当前的节点,「集中优势兵力迅速突破」。

建立成功索引的标准是你在遇到问题时能立马浮现出这是在运用哪一块的知识。

6.2.2023-12-07 阅读工作流最新操作流程

演示一下目前阅读工作流

  • 看到标题不错的文章,复制url
  • 发送到华为小窗口中的kimi应用
  • 粘贴url和提示词
  • 生成内容的过程中阅读总结内容
  • 评估内容OK,复制总结,打开url
  • 在五彩上记录页面笔记,结尾打上标签
  • 五彩同步到ob,方便后续的主题整理

整个过程1分钟内搞定,大大节约了阅读时间,顺便记录了阅读笔记。

8.1.2024-01-07 纳瓦尔的阅读心法

|600
读什么

  • 读你所爱,直到你爱上阅读。
  • 读书,避免读新闻。
  • 如果他们写作是为了赚钱,那就不要读他们。
  • 如果你能快速阅读,那它不值得读。
  • 公开写作,持续阅读。

热爱读本身

  • 我不做笔记。
  • 我阅读是因为我喜欢阅读,不是为了学习。

深入思考

  • 听书而不是阅读书籍,就像喝蔬菜汁而不是吃蔬菜。
  • 要写一本好书,你必须先成为那本书。

无时无刻

  • 阅读书籍探索你真正好奇的问题。
  • 休息时,阅读效率更高。
  • 在移动时,音频更有效。

好习惯

  • 建立习惯时,选择一致性而不是内容。
  • 聪明的人阅读的越慢。
guest

0 评论
最旧
最新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