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商帮-徽商的崛起与衰落:从地理、宗族到商业帝国的兴衰

#徽商 #商人

[[安徽]] [[徽商]]

一、地理背景

1. 安徽的地理分散性

  • 安徽由新安江、长江淮河三大流域组成,分别对应皖南、皖中和皖北。
  • 黄山和大别山是主要山脉,分隔了三大流域,导致地理、文化上的显著差异。
  • 安徽比江苏更为分散,缺乏南北向的水道连接,形成了三个亚文化圈。

2. 徽州的地理特征

  • 徽州府位于黄山山脉中,交通不便,耕地稀少,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
  • 黄山的存在避免了长江下游的泛滥,保护了江南地区的富饶。

二、宗族秩序

1. 宗族的重要性

  • 山区保存了较好的宗族秩序,形成了强大的社会自组织能力
  • 宗族为徽商提供了创业初期的资金支持、远程贸易的信用机制以及经营困境时的保险机制。

2. 宗族与儒学的结合

  • 徽商“贾而好儒”,儒家教育为宗族秩序提供了正当性背书。
  • 宗族秩序与商业发展形成正反馈机制,促进了当地文教事业的繁荣。

三、商业发展

1. 徽商的崛起

  • 徽州人因山区贫困,被迫外出经商,形成了“天下第一商帮”。
  • 徽商通过新安江进入江南市场,填补了江南人不愿做的苦活累活。
  • 明朝时期,徽商获得淮北盐厂的贩盐权,开始发家,随后扩展了经营产业。

2. 商业与教育的互动

  • 徽商成功后积极回馈乡里,大力发展教育,形成了商业与教育的正循环。

四、衰落

1. 太平天国战争的影响

  • 太平天国战争由南向北推进,徽州地区遭受严重冲击。
  • 战争破坏了徽州的文化风貌和宗族秩序,导致徽商的衰落。

五、总结

  • 徽商的崛起得益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宗族秩序的保存以及江南市场的需求。
  • 宗族与儒学的结合为徽商提供了社会信用机制,促进了商业与教育的互动。
  • 太平天国战争终结了徽商的繁荣,导致其商业帝国的衰落。

全文剪藏

前一阵子有一首流行歌曲叫做《不修》。这首歌实际上源自明清时期在徽州地区流行的一套俗语。例如,过去徽州的男孩长到十三四岁时,就必须离家外出学徒,学不成就不许回来。正是这种习俗,塑造了明清时期号称“天下第一商帮”的徽商。我以前一听到“徽商”这个名字,还以为指的是出身整个安徽的商人。

后来我才知道,徽商大多出自徽州。那么,徽商为何能够崛起呢?按照惯例,我们从历史地理的角度来寻找线索。不过,这期内容不仅限于徽州,我们先从整个安徽讲起,再聚焦到徽州。

网上经常看到人们说散装江苏,实际上安徽也是散装的,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比江苏还要散。这并不奇怪,毕竟安徽原本与江苏同属一个省,都属于明朝设置的南直隶。到了清朝初年,又改称为江南省。如今人们调侃南京是安徽省会,而在几百年前,这并不是玩笑,而是事实。然而,江南省有一个问题:它太富裕、太有文化了。

在清朝初年,江南省的税负占全国三分之一,且每期科举上榜人数约占全国一半。由于江南省实力过于强大,对朝廷构成潜在威胁,康熙初年将其拆分为江苏和安徽两省。这一行政区划的调整,使得原本统一的江南省变为两个独立的省份

从地理上来看,导致安徽散装的主要是两座大山,以及由它们分隔开的三条大河。这两座大山分别是黄山和大别山。在上一期讲湖北时,我们提到过大别山。在阅读革命史时,我们都会读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这是以大别山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大别山同时跨越了湖北、河南和安徽。

黄山和大别山构成了三条大河的分水岭。黄山是长江和新安江的分水岭。新安江下游的名字可能更为人熟知,即钱塘江。大别山则构成了长江与淮河的分水岭。黄山和大别山共同形成了一条从西南向东北延伸的通道。

长江在流经鄱阳湖后,便进入一条通道,从西南向东北方向流动。因此,人们在提及江南时,有时也会使用江东这一说法。这是因为江南确实位于长江下游的东侧。安徽则由新安江、长江和淮河这三条大河的流域组成。这三大流域大致对应着皖南、皖中和皖北,它们在地理、环境、生活方式、文化及气质上都有显著差异。

河流域的皖北地区,其最北端与山东接壤。而新安江流域的皖南地区,则与杭州相邻。也就是说,从北部的菏泽到南部的杭州,这两个相邻的地区都属于同一个省份。从直观上看,这个省份显然是地理上较为分散的。

不过,江苏省的北部同样与山东接壤,南部则与浙江相邻,因此苏南与苏北在气质上存在显著差异。

我为何认为安徽比江苏更为分散呢?一方面,江苏境内仅有长江与淮河两条大河,且中间并无大山阻隔。另一方面,江苏境内还有连通南北的大运河,将长江与淮河联系起来。这意味着东西走向的两个水系通过南北向的通道得以连接。在古代,水运是最便捷、最快速的交通方式。

沿着水道很容易形成亚文化圈。苏南与苏北虽然差异显著,但仍有相对便捷的水道连接,使它们彼此联系。然而,安徽境内的三条大河自西向东各自流淌,没有一条水道将它们南北向串联起来,再加上大山的阻隔,形成了三个亚文化圈。因此,安徽显然比江苏更加分散。

说完了整体的安徽,我们再来看一下孕育了徽商的皖南地区,重点要关注古徽州。明清时期,徽州府的主体位于今天的黄山市,此外还包括安徽宣城、绩溪县以及江西上饶的婺源县。徽州府紧邻江南,却没有江南那样平坦富饶的土地,而是位于交通极为不便的黄山山脉之中。

当然要强调一下,这里所说的不仅是“五月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著名风景区黄山,而是东西绵延150多公里、拥有众多支脉的庞大山脉群。如果没有黄山,江南地区可能依然平坦,但未必会如此富饶。因为如果没有这座大山的约束,长江下游可能会像黄河下游一样,在平坦的大地上肆意改道,频繁泛滥,将江南地区淹没得一片狼藉。

苏北地区历史上经济不够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地势平坦,周边缺乏大山,导致该地区成为黄泛区,生活艰难。相比之下,江南地区因有黄山而避免了这一问题。徽州地区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也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说法,总之可耕地面积稀少。

大山里特别贫困,如果仅仅在山里谋生,只会越来越穷。因此,徽州人会把十三四岁的孩子送出去谋生,这也造就了许多外出经商的徽州人。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天生要强,而是因为他们别无选择。有办法的人,也没有几个愿意离开舒适区。然而,山区的存在还有一个效应,那就是它能够很好地保存宗族秩序。

这对古代中国社会来说至关重要。宗族秩序由一系列小共同体构成,能够形成强大的社会自组织能力。然而,这对朝廷来说往往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朝廷希望社会呈现散沙化状态,以便于管理。因此,在大平原地区,一方面战争频发,另一方面朝廷也会不断施加压力。

于是,宗族秩序保存得相对较差。从华北平原到东北,尤其是移民地区,宗族秩序逐渐减弱。然而,在山区,由于战争较少且朝廷力量难以深入,人们更有动力结成小共同体以自保。从浙江东南到福建,再到广东,这些地方的宗族秩序保存得较好。

可以说,东南地区的山区与宗族秩序是共生关系。这种共生关系的最北端大致延伸至徽州府一带。在徽州地区,你可以看到各种祠堂、牌坊等,这些都是宗族秩序最重要的物质载体。

在古代贸易活动中,宗族的存在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在创业初期为缺乏资金的人提供启动资金,还能在远程贸易中,基于宗族间的信任,形成远距离的信用机制,从而以低成本进行贸易和融资。此外,当经营陷入困境时,宗族还能作为一种保险机制,帮助人们渡过难关。

总之,在信用机制不发达的古代,宗族的存在是贸易能够有效发展的重要社会机制。综合来看,山区的存在使人们难以通过本地农业维持温饱,从而激发了外出经商的动力。同时,山区的存在也保留了较好的宗族秩序,为外出经商者提供了必要的社会信用机制。

但是光有这两点还不够,从山区出来的人,还得能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大市场,才真的能够发展起大的商帮来。在明清时期,与徽商不相上下的晋商,他们就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大市场,也就是整个的塞外地区,尤其是蒙古草原。那么直到今天,整个塞外的长城沿线仍然还有大量的晋语区,而徽商依赖的大市场又在哪呢?

徽商的老家位于黄山山区,交通不便。但好在山区中有新安江,发源于黄山并穿越山区。徽商可以顺新安江而下,不远便可到达杭州。到了杭州后,他们便能直接进入富饶的江南市场。江南人不愿做的苦活累活,徽商则愿意承担。

然而,市场对此需求旺盛,徽商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缺。因此,徽商逐渐兴起。追溯更早的历史,可以发现徽商最初在明朝时期获得了淮北盐厂的贩盐权,从而开始发家。随后,他们大幅扩展了经营产业,这里不再赘述。徽商在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功后,也会积极回馈乡里。

在当地大力发展教育。徽商有一个名声叫做“贾而好儒”,也就是说他们既是商人,又崇尚儒学。实际上,传统儒家教育与徽州的宗族秩序之间可以形成一种正反馈机制。儒家为宗族秩序提供正当性的背书,而宗族秩序作为社会信用机制,有助于商业的进一步发展。

商业的发展反过来促进了教育,使得当地的文教事业更加繁荣,形成了一种正循环、正反馈的机制。然而,所有这些正反馈机制在晚清时期都终结了。太平天国战争爆发,江南地区遭受重创,徽州地区也深受其害。

以往的战争多由北向南推进,而徽州地处长江以南,北方军队不擅长水战,因此从北方南下的军队对徽州的影响相对有限。然而,太平天国运动则截然不同。它是由南向北推进的,且广西出身的士兵天生适应山区作战。因此,徽州在太平天国战争期间遭受了严重的冲击。我们曾经目睹的那些文化风貌也因此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最终还是被雨打风吹去了。

来源: 天下第一商帮:徽商,是如何发家的?【施展世界】_哔哩哔哩_bilibili
作者: #施展世界 [[施展世界]]

guest

0 评论
最旧
最新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