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始卡片::卡片集合:[[dataview_知识管理能力]]
1 关联主题
- 五个关键的节点[[信息筛选]],[[采集能力]],[信息组织],[[信息检索]],[知识挖掘]OR [[知识生成]]
- 学科知识: [[信息组织]] , [[大脑]]
- 道术器:[[知识管理能力]](道) 、 [[知识管理工作流]] (术)、[[知识管理工具]] (器)
- [[系统思维]]的[[知识管理五步法]]:[[提问能力]] [[采集能力]],[[整理能力]],[[分享能力]],[[反思能力]]
- 实践篇: [[知行合一]], [[关于我们]], [[能力树]]
- 参考资料::[[书单-知识管理能力]]
2 基本概念
2.1 什么是知识管理系统?
知识管理系统就是我们的外脑。
2.2 [[知识管理目的]]
2.2.1 现代知识的特点
- 主体从:图书馆、书籍变为网络和个人
- 线性-》网状,知识开始从线性变为网状,信息不对称性逐渐在消失,并且产生新的特征
- 由单向的沟通变为双向沟通,权威过滤减弱,从减法逻辑(书籍与专家)变为加法,每个人有时间将自己的知识进行分享,产生数据
- 网状的知识并不遵循严密逻辑,发散、碎片化、分歧严重
2.3 知识管理遇到的问题
2.3.1 五种错误模式的形象比喻
- 松鼠模式:只有输入,缺少加工和输出。 不停收藏
- 青蛙模式:只有加工和输出,缺乏输入。 坐井观天
- 金鱼模式:只有加工和输入,缺乏输出。 金鱼的记忆只有7秒
- 驴子模式:只有输出,缺乏输入和加工. 驴拉磨
- 鹦鹉模式:只有输入和输出,缺乏加工. 鹦鹉学舌
2.3.2 不要用知识管理代替实际的技能
- 聚焦在内容而不是工具上:笔记软件层出不穷,也会不停的迭代,工具不应该是自己追逐的目标,只是哪一个工具效率更高更顺手,自己应该挖掘的是知识本身,形成一套方法论,形成对应的内容结构,这才是知识管理的核心
- [[知识管理能力]] 应该更多关注笔记的组织和输出,不应该消耗太多的内容在软件的研究上,特别是obsidian的插件
2.3.3 知识收藏的问题体现在两方面:
一,绝大部分知识收藏的内容收藏之后,再也没有打开;
二,知识收藏的内容即便打开,也没有进行有效的阅读。关于第一个问题中的「稍后读便再也不读」的现象,部分原因在于绝大部分新闻资讯、社交媒体等资讯平台本身的收藏管理孱弱,导致收藏内容过于分散、缺乏有效管理。关于第二个问题,可以通过缩短收藏 → 阅读的工作流链条加以解决。在具体的使用场景中,破除知识收藏的幻觉,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 尽量只是收藏必要的内容部分,以管理收藏链接优先。除了一些由于某种不可抗力可能会消失的内容,绝大部分内容都不需要全文收藏。你不需要在笔记软件中通过再造一个私人图书馆。
- 选择一个符合你需求的知识收藏工具。基本筛选标准是此知识收藏工具对于阅读工作流的支持程度以及支持本地快照(线上服务显然无法真正防消失),既支持对内容链接的集中汇总,更要方便用户快速对内容进行高亮 / 批注 / 保存笔记,甚至是回顾和分享等常见阅读需求。
- 实现从收藏者到创作者的转变(From collector to creator)。收藏容易,属于一种消费行为。创造虽难,却是属于一种生产行为。不应该为了收藏而收藏,而是应为了创作而收藏。单纯的收藏,既不可能,也非必要。单纯的收藏只会形成资源的浪费,建立一座庞大的知识坟墓。
2.3.4 环境与身体
- 大脑有记忆缺陷、懒惰、处理能力差,
- 知识大爆炸,信息过载
需要将存储强度和提取强度,外包出去,打造第二大脑,从而让大脑专注在思考上
2.3.5 自己总结
- 自大
- [[松鼠病]]
- 懒癌
2.3.6 别人的总结
- 盲目
- 贪多
- 求快
2.3.7 坏的知识结构三点特征
- 缺乏纵深
- 单一化
- 松散无联系
2.4 哪些人适合做知识管理?
2.4.1 笔记多的人
不饿不用吃饭一样, 但根本来说,每个人都会饿, 有人吃饭充饥,有人喝水充饥
在信息化时代,每个人都需要知识管理,这个都是不争的事实,只是有人没有意识到有这种东西,有人意识到了,但方法不好,但只要在做知识整理,把知识有序化、系统化,其实就是在做知识管理
所以说很多公众号去花大篇幅讨论为什么要做真没什么意义,现在更多人的问题在于管理方法太低效。
可以根据笔记数量来决定是否评估是否需要笔记管理,评估标准如下:
- 笔记量<=500 不需要
- 500<笔记量<=1000 有点需要
- 1000<笔记量<=2000 比较需要
- 2000<笔记量<=4000 需要
- 4000<笔记量<=8000 很需要
- 8000<笔记量 非常需要
2.4.2 意识到自己成长变慢的人
软件不重要,这个笔记放在哪里比较重要,通过软件,大概知道,你的笔记是割裂的,还是融合的.
笔记是个人的,需要自己记录和组织。
笔记可以产生“聚群效应”,我们从小到大,在纸质书上,在开会的笔记,在电子书上的划线,所有写作输出(PPT、思维导图、项目说明书、演讲稿等)上,如果把这些累计起来不少于1万条的笔记,还不说在阅读文章、看视频上遇到的感动文字,以及各种没有记下来的想法。
这些东西为什么没有产生“群聚效应”, 看过,但是最后都忘记了
读过那么多的书,经历过那么多的事情,最后还是会犯错。
主要还是因为我们没有去记录和整理这些看过的东西,也不会去组织、回顾、建立笔记之间的关系
2.5 为什么要搭建外脑?
- 信息量多了,我们的大脑是无法记住的,我们需要通过别的方式记住它,并且在用的时候,可以随手提取。
- 搭建外脑,本身就是把零碎的东西体系化的过程,就是搭建知识体系的过程,大脑喜欢有结构的东西。
建立个人知识管理系统的目的,在其核心,是让您感到更有组织,更能掌控自己的生活。建立个人知识管理系统将为您节省时间,因为它使查找文件、链接和想法更加容易。花费较少的时间重新发明轮子,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旨在帮助您找到个人信息之间的新连接。建立个人知识管理系统的目标是简化您的生活,使您在更少的时间内且更少的压力下完成任务。
2.6 如何搭建外脑? 存储体和索引体
- 知识管理,就是让你一生学过的知识相互融合相互关联
2.7 保证外脑的高效运转
- 玩转笔记软件功能
- 规律的清理收集箱
- 不断的填充完善,迭代更新笔记。
2.8 知识库的评价指标
- 最根本最直接的评价指标就是检索效率
- 所以怎么评判效果,就想着自己找文件找知识是不是比以前快了就行
- 如果5秒内能找到自己学过的任何知识,这背后带来的其他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2.9 笔记(note-taking)有什么作用?
从心理学上说,笔记(note-taking)的作用有两个:
1)encoding function(编码作用),指的是学生可以通过记录笔记的过程增强学习效果,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2)storage function(存储作用),指的是学生可以在忘记知识的时候,凭借查阅已记录的笔记快速复习、从而回忆起知识的作用。
2.10 知识管理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统一存储,加快检索,寻找联系
高中生 大学生更加需要(储备知识)
2.11 原则
- 大脑使用来思考的,记忆的内容要放到第二大脑中
- 第二大脑第一要求就是:快
- 快速查询和检索:[[知识间的钩子:标签|知识间的钩子:标签]]+ [[卡片盒笔记法编码体系]] +搜索工具:[[obsidian搜索技巧]]&[[Better Command Palette|Better Command Palette]]
- 第二大脑第一要求就是:准
- 正确的想法和知识点,确保是正确的,不能太多的废话,也不能是错误的
2.12 知识的分类
2.12.1 📅2023-06-26 一个想法分为两类:行为类和认知类
认知:用kg法分为:实体,概念和关系。实体和概念是原子笔记,关系是永久笔记。工作流也类似GTD,闪念笔记+文献笔记->原子笔记->项目笔记或者永久笔记
行为:gtd的底层,才用子弹笔记法。日,周,月,年
2.13 知识管理方法如何教给小朋友? 提升国民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
3 背景篇
- 知识管理个人经历
- 合适的机会做合适的事
- 知识管理的三个目标:
- 建立第二大脑:存储所有的笔记
- 快速检索:提升检索速度
- 主题输出:寻找主题与主题之间的新关系
4 方法论与原理
道:大脑有记忆缺陷、懒惰、处理能力差,知识大爆炸,需要将存储强度和提取强度,外包出去,打造第二大脑,从而让大脑专注在思考上
4.1 [[KG笔记法]]:[[ryooo]]
4.2 [[卡片盒笔记法]]:卢曼笔记(zettelkasten,知识卡片法)
4.3 [[日记]]
4.4 [[常青笔记]]
4.5 [[知识管理五步法]]
4.6 费曼学习技巧 [[费曼学习法]]
4.7 [[PARA]]([[Tiago·Forte]])
4.8 INKP笔记法 [[INKP]][[L先生说]]
4.9 杜威编码系统分类法
4.10 子弹笔记[[子弹笔记法]]
4.11 一元笔记法(参考(日)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整理信息》)
4.12 使用一元化笔记法来记录你的生活轨迹 by warfalcon
4.13 LYT笔记法 [[LYT笔记法]]
4.14 树叶笔记法:蚕子提出
4.15 KG笔记法:ryooo提出 [[KG笔记法]]
5 互动记录
- 20230307 用双链代替标签,只有对外输出卡片才使用标签
- 以daily note与主题为中心
- 并非要将一个主题的内容变得大而全,可以把这个主题的笔记作为一个MOC或者目录,对这个主题进行全局管理
- 230320 也许是也许是因为[[ChatGPT]]强了,就会导致个人知识库和企业知识库更加的强大,超过其他的gpt,出现越来越多的私域。强大的竞争者能推动另外一个事业的加速发展
- 230320 这个问题这几天也在困扰我,chatgpt这么强,还需要每个企业或者每个个人做个人知识库吗?在个人知识库领域超个性化的笔记上,怎么能产生高效的笔记呢
- 还原知识管理中的'[[乐高]]'解决方法 ,乐高就那么几种形状,但是可以组合成很多的作品
- [[麦当劳]]的业务也是一样,利用别人的东西,最终加工出能解决用户需求的产品
- 如果哪一天成立一家知识管理培训公司,能做的跟这家,搬家公司一样那么细致,那也很厉害
- 利用数据中心的知识,类比个人是知识管理
6 名人&案例
- 常青笔记翻译项目: Thoughts Memo ,原始站点:Andy Matuschak.md
- 护宇的知识管理
知识是人类特有的资源。书上没有知识,书上有的是信息;而知识是在特殊的工作和行动中运用信息的能力。 ——彼得·德鲁克
7 知识管理技巧
7.1 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的架构:
- 基于知识树
- 基于问题
基于问题:
基于问题和知识树不一样,问题树依托一个真实的、高价值,并有可能被解决的问题来展开。它包括4个方面:
• 我们面临什么样的问题?
• 我们如何知道自己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
• 我们会遇到哪些挑战和障碍?
• 我们有什么可能的解决方案?
突破点:提问能力和整合能力(收集、整理、分享、反思)。
7.2 怎么应付知识折旧?
两个方法:
- 第一是多读不容易折旧的经典,就是我在前面说的一二三四手知识;
- 第二就是不断更新最新的内容。
不管是哪一种,你都需要不断地问自己:“这个能更好地解决我的问题吗?”
7.3 明确知识管理的目标:设定母题
我们要设定自己的母题,这样知识管理才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这个目标要足够大,才能促使你不停往前走。
7.4 知识管理公式
知识管理:在一定的环境下,通过技术将组织人员与组织知识结合,并进行分享,进而达到指数级增长的目标。
7.5 知识管理五步法
- 提问
- 采集
- 整理
- 分享
- 反思
8 [[知识管理工具]]
9 输出记录
9.1 [[个人知识管理-培训大纲]]
10 反思记录
10.1 [[知识管理能力]] 大量的笔记如何进行管理?
我也有6000多条笔记笔记,整理起来挺麻烦
很多笔记都是无用的或者重复的
随着使用更多的五彩类似的软件,信息会越来越多,如何管理就是我要面临的一个问题
如果笔记只有几百篇,怎么玩都可以,到了一个量级之后,那就不一样了
就跟早期我们做数据仓库,只需要用mysql就可以管理好
现在每天的数据上千万,不采用相关的新技术,是解决不了的
业务分析数据采集,数据加工数据应用,数据加工还要分层,数据应用要根据不同的场景采用不同的形式,应用表或者API
指标加工和标签加工也不一样
现在就是把自己做数据的经验往知识管理上靠,看一下现在的那些方法论中,哪些和数据的处理方法是相同的
卡片盒笔记法,知识图谱法,[[INKP]],[[PARA]]都是数据分层和数据加工流程的体现
- 230326 将收藏的文章,直接导入到obsidian部分的内容,进行删除:包括微信读书、cubox、五彩划线。因为这些数据的导入会影响检索。 反而从flomo导入的数据,由于标题不影响搜索,反而可以更好的使用
- 到底知识管理能力有什么作用呢?它会自己带来什么好处呢?
- [[知识管理能力]] 知识管理的终点是什么? 知识管理误区, 别把知识代替行为和行动.
- 阅读能力 (0.967)
- 卡片盒笔记法:电子化卡片盒的探索历程 (0.865)
- 知识管理-obsidian: 强大的个人笔记存储、加工、分发系统 (0.831)
- 视觉笔记 (0.831)
- 清单-app-采集能力:采集环节越规范,后面整理越轻松 (0.675)
- 洞庭湖 (RANDOM -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