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始卡片::卡片集合:[[dataview_知识的边界]]
知识从长条形演变为网状
《知识的边界》这本书有提到,在印刷术或者互联网技术不成熟的时候,知识是呈长条形的,我们获得信息的方法:从书从头到尾读,或者从长辈讲故事学习经验,
互联网的出现,让我们将知识变成了网状,学习方法有新的突破,既可以使用线性的读书方法,还可以掌握一些网状的学习方法
加法的逻辑:扩充了减法逻辑
实际上,互联网时代我们已经改变以往做减法获取知识的方法——将知识简化到图书馆或者科学期刊上来获取;我们现在是通过做加法的逻辑——将任何一种想法、它的细枝末节——都放在巨大的、松散链接的网络中,来获取知识。做加法的逻辑,优势在于既保留了原先减法逻辑的专题性知识,又能让读者拥有还原事实所需要的诸多细枝末节。
从客观性到透明性,实质上就是从减法逻辑到加法逻辑的转化,而且后者包含了前者。
产品::[[知识的边界]]
0.1 说明
本书对知识的认识深刻,绝对是佳作,但是太多细节,逻辑零散,缺乏总结,读起来非常零散。不反复读3遍之上,很难掌握精髓。从公众号“向伟笔记”看到此书的笔记,进行加工,分享给大家
0.2 作者
戴维•温伯格(David Weinberger) 哈佛大学伯克曼互联网与社会中心的资深研究员,长年为《连线》、《纽约时报》和《哈佛商业评论》等出版机构供稿,还经常担任美国国家公共电台《时事纵览》节目的特约评论员。作为营销顾问,他曾为多家《财富》500强公司、顶尖传媒企业和诸多创意独具的新创公司服务,还曾经担任霍华德•迪安(Howard Dean)总统选举团队的高级互联网顾问。
0.3 关键词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边界,知识实体(图书\专家\机构\网络),知识网络化,信息超载,信息过滤器(社交过滤\算法过滤), 数据挖掘,知识无边,知识三角形(数据,信息,知识,智慧),信息减法(图书\论文),加法(无边网络),实体书(物理位置), 网络(任何场景,任意检索,多人协作写书)
0.4 作者希望解决的问题?
-
网络时代,知识以及对其获取的方式是否发生了变化?
-
现代知识的有什么特点?
-
知识是没有边界的? 个人知识与网络知识的关系是?
-
知识网络化带来什么问题?如何应对?
0.5 关键结论
-
世界太大,大到我们无法尽知。知识的网络化,也许能让我们无限接近事实本身。
-
正如世界的实际状态一样,这些网状的知识并不遵循严密逻辑,发散、碎片化、分歧严重。因此我们需要具备能力自行定义主观的知识边界——根据想要解决的问题,在网络化的知识海洋里建立解决不同问题的逻辑。解决完问题形成新的知识融入网络,然后让知识更加too big to know。这就是作者对大数据时代知识的新认识。
-
知识实体就是网络本身,不是在人的大脑和图书。
-
知识的基础是事实
0.6 知识认知的新旧对比
-
旧:传统时代,我们依赖书籍与专家进行知识过滤,一条条知识以遵循逻辑的“长条状“形态存在;
-
新:新时代的知识是“网状”的,依靠“链接”与“元信息”,知识变得没有边界,当信息大到too big to know时,我们获得了无限接近事实的客观信息。针对新时代,我们需要具备能力自行定义主观的知识边界(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然后汇入通过网络融入知识网络。
0.7 知识的定义?
-
维基百科中对知识的定义,是“知识(knowledge) 是通过学习、实践或探索获得的认识、判断或技能”。
-
2005年版《现代经济词典》对知识有个定义:“通过人脑的活动,加工来自实践(包括科学实验)的经验而得到的成果……知识只有被作为生产要素投入经济活动中,其使用能够直接形成产品或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才能成为经济学意义上的知识”。
-
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沿引到知识的四种分类:1.关于“是什么”的知识(Know-what),2.关于“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3. 关于“怎样做”的知识(Know-how),4.关于“谁”的知识(Know-who)。
-
根据野中郁次郎的理论,知识可以是显性的(被总结提炼为书面的可传播的),也可以是隐性的(存于头脑中需要被激发诱导的);知识可以被管理,用于个人、组织乃至社会。
0.8 客观知识的两个前提与遇到的问题
可以大致理解知识的含义——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表述、理解和抽象。这里有两个前提:世界是可知的、人们对知识的描述是客观的。但这两个前提现在都发生了变化。
1.信息超载,越来越“佛系”,什么都是正确的;由于知识的网络化,我们面临的信息超载情况越来越严重,知道的越多,世界对2我们来说会变得原来越“不可知”,越接近事实就越没有逻辑; 2.个人的信息处理能力与信息可信度被质疑:在大到不可知的世界里,人们一方面越来越依赖自身的逻辑来表述知识,另一方面对于他人描述的信息,即便显得再客观我们也不会全然相信。
0.9 知识金字塔\三角形
数据-》信息-》知识-》智慧
0.10 知识的生产
知识生产的主体和生产场景,多元化,互联网的五个特性:“网络连接大众”、“网络汇聚了众多不同类型的人”、“网络最像燕麦粥:粘稠而多块”、“网络是累积性的”、“互联网无限地增长”,解决了传统知识生产方式是在学校或科研单位的,是少数专家们的事情,把麦克风交给了“最专业的人”,现在这种局限性已经被互联网打破了。一篇“众包”的文章,引起了轰动,文章认为,相关问题的解决是由那些自愿、主动“热心人”来完成的,而不是传统的雇员来完成。
0.11 知识实体的变迁
实体书,物理位置; 电子书任何场景,任意检索,多人协作写书
0.12 为什么以往的知识传承,依赖专家和书籍?
一直以来,我们获取知识的途径,除了通过自身经验总结这种缓慢方式外,更高效率的做法是书籍阅读与课堂学习——人类社会依靠层层的精英专家,为普罗大众子孙后代过滤筛选好各类“事实”,通过学习专家们为我们提炼的“知识”,我们快速掌握了“事实”世界,“更有效”地理解这个远超我们大脑处理能力的世界。
我们对世界进行知识化的过程,一直以来都是遵循DKIW的金字塔模型(数据-信息-知识-智慧)这样的逐层筛选逻辑。作者认为,这是一种做减法的逻辑。之所以沿用做减法的模式进行知识传承,主要是在那个时代知识要做大范围传播,只能依赖书籍、图书馆、层级组织等这些“有边界”的工具。
最终人类成为这个星球上的主导生物,全赖于我们创造的这套复杂过滤和传承系统。但是我们也付出了隐形的代价:
-
我们把知识的门槛定得太高,以至于层层抽象后无法还原事实的真相;
-
容易产生盲目的专家崇拜;
-
知识的多样化在源头就被精英专家们掐断,为了让世界显得“有序”而抑制了创新。 作者将其总结为:知识的危机。我们需要重新反思大数据时代下的知识定义。
0.13 互联网时代,网络本身就是知识的实体,网络的优缺点 (减法->加法)
0.13.1 优点
实际上,互联网时代我们已经改变以往做减法获取知识的方法——将知识简化到图书馆或者科学期刊上来获取;我们现在是通过做加法的逻辑——将任何一种想法、它的细枝末节——都放在巨大的、松散链接的网络中,来获取知识。做加法的逻辑,优势在于既保留了原先减法逻辑的专题性知识,又能让读者拥有还原事实所需要的诸多细枝末节。
从客观性到透明性,实质上就是从减法逻辑到加法逻辑的转化,而且后者包含了前者。
0.13.2 缺点
-
多样性&矛盾性
当知识创建与分享的加法逻辑展开后,对知识接受者而言,提高了更多的独立思考和主观判断的难度——我们面对的信息变得多样化、难以聚焦,难以分辨。
多元化带来了,知识的多样性矛盾。纸质媒体限制已经把许多“观念”排拆在“市场”之外面了。由于网络的平等性而呈现出来的多样性是丰富多彩的,常常令人惊叹。
书中又提出了一个“回声室”的概念,即:通过分流技术,把相同意见者聚集一起。但是,作者又提醒大家,如果网络建立更多地“回声室”,可能会导致声音的“同质化”,字里行间,我们读到作者的矛盾之处,又想要多样性,又想谈差异性,最后又担心,如果没有一个突出的占据优势地位的观点,恐怕会迷失方向,处在漩涡之中打转转。其实,就研究的意义来说,由于事物的复杂性,不确定性,才需要反复的思考,通过问题研究去逼近真理。
-
信息超载
应对信息超载人们变得无所适从——在网络的时间越多,得到的证据越多,我们对任何问题达成一致也将永不可能。近年来各国民主选举,胜败选基本上都是5x%对4x%的微弱差距,也就是说,尽管你获胜了,但依然有4成以上的民众不认可你或更喜欢你的对手。
加法逻辑让我们获得了更加接近事实的知识,但许多人并没有准备好迎接信息超载带来的新生活方式。
-
客观性&权威性的如何判断
过去我们用减法逻辑提升效率,同时避免出现事实性偏差的方法,是“尽可能让知识的描述保持客观性”,但作者指出这不可能,“客观性向人们许诺了它无法达到的事情:记者们会如实呈现事实,不夹杂任何个人偏见和立场……但这种经由他人转述的客观性,其实依赖于他人对世界的形而上的理解”,特别是网络时代,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相信他人描述的客观性,转而将对客观性的期待转移到透明性上。
透明性有两种:
-
一种是记者立场透明,即记者在报道时就表明自己立场,而且越鲜明越好(不怕你反动,就怕你不够反动);
-
另一种是消息来源透明,大众希望作者明确信息的上下文背景,真实连接相关来源。
0.14 知识传播或者获取形式:知识的长与短
传统获取知识的“长形式”,用作者的说法是从A到Z,传统的书籍总是洋洋洒洒,从头到尾完美结束。
网络正改变了这种形式,缩短了我们的注意力,形象的说法是“碎片化阅读”。
书籍告诉我们从A到Z的漫长旅程,那么网络化知识可能会告诉我们,世界并非是一个逻辑严密的论证,而更像是一个无定形的,相互交织的,不可掌控的大网
0.15 应对网络化知识的方法
书中并没有体系讲述如何应对知识网络化的局面,作者的应对之策散布在书中各处,试图做个归纳:
-
观念上,乐观拥抱新变化。
需要认识到“信息超载已是我们必须适应的生活方式”,而且知识被碎片化,不是因为信息超载,而是因为过滤失效。需要寻找到新的信息过滤方法来应对信息超载和知识碎片。作者提到算法机制和社交机制等新型过滤器技术(P18页),向前过滤(filter forward)是个不错的思路(P19页)。
-
警惕“专家崇拜”与“回声室”效应。
关于“专家崇拜”,作者用了专门一个章节谈“专家简史”,指出盲目相信专家为我们过滤的“知识”,由于适用的语境和所处的背景不一,同时当代许多专家遵循了“科学管理”的原则而导致的“过度理性”带来的弊端,作者还指出网络时代“人人都可能是专家”,因此决策依赖要网络本身,而不是偏听一方;“回声室”效应指的是人们一方面通过网络得到了海量的多样性和分歧,但另一方面人性本身倾向于“希望听到想听到的声音”,互联网会放大这种效应,如果不保持兼听则明的态度,相似的人群聚集相似的声音,最终我们的决策就不够客观(P109-137页)。
-
组织设计上要做适应性调整
推荐使用“分布式决策”,将决策下放到一线,让一次决策变成多次校正式决策,也即决策变软(顶层偏向规则制订,基层自治)。这个观点在“盖在网络节点上的图章”一章中作者用了25页的小篇幅进行了阐述,观点不新鲜,唯一有亮点的地方是提到不要人为设计组织和制度禁锢知识的流动,将安全性要求作为例外处理。
-
信息技术处理上,需要打造知识的新结构(大数据)
对知识做新结构的设计,有利于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的技术特性,作者提到基于大数据、元信息、知识本体,信任体系等概念,隐晦地指出技术上“解决信息超载的方法是创造更多的信息:元数据”。作者提到从语义网的终极方案,到退半步采用关联数据、记录协作轨迹等中间态方案,以此进行数据到信息到知识的处理。结合前文提到的“向前过滤”等技术,应对网络化知识无疑需要更多的信息技术。
记得最先提出大数据的维克多,在完成《大数据》一书之后,不久,又写了一本《删除》,大数据中可以发现许多有用的情报,但是,如果大数据无限制的积累和保存,由于保存和使用不当,也可能会出现新的社会问题,影响人类的安全,这也是一对矛盾。我想,《知识的边界》中讨论的纸质与网络之间的问题,也是一样。
0.16 参考
- 黄金圈思维 (1.000)
- 文字就是自己思考 (0.842)
- 知识管理-数字花园架构 (0.842)
- 必要难度理论 (0.842)
- 我的知识管理工具选择原则和历程 (0.842)
- 五彩划线:基于网页的文献笔记管理工具 (RANDOM -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