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笔记]]」,卡片笔记写作法的模范实践案例是 [[Andy·Matuschak]]公开的笔记,他在卡片笔记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实践,衍生出的综合记笔记的理念
Evergreen Note 就是跨项目和跨时间的逐步进化、积累的笔记。Andy 认为写笔记就要像原子一样,一次只干一件儿,这样笔记可以方便在不同的地方建立连接。
这恰好就对应了我们在上文提到的第三层-原子化,Evergreen Notes 就是记录一个一个概念、命题的笔记,这也是在 obsidian 中数量最多的东西。通过阅读拆解出来的概念、命题写成 Evergreen Note 后可以在其他地方被再次引用,就像我们的大脑的思考方式一样,一个观念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景被反复想起。
三个特性
- [[原子化]]
- 面向对象
- [[双链]]
反思记录
以前我很喜欢文章一篇一篇的发,看了长青笔记之后,发现应该发布一个网络的库,相互关联我们取出来的一篇文章,它只是网络中的一个小节点,不能溯源也不能往后推
当然独立文章是适合碎片化的阅读,但是不适合深度的阅读
甚至会出现同一个主题的文章自己写了两遍,两遍内容都不一样,他们之间没有任何的继承性和推演性
因为自己根本不知道之前写过那篇文章
参考地址
- 英文官网
- § 笔记写作系统 — 🌱 oldwinterの数字花园
- 说说我对常青笔记的看法 | Skyline的思考和记录本
- 常青笔记 & 知识工作 - 知乎
- 目录:§ 严肃研究知识工作(Stripe 融合讨论,2019-12-12) - 知乎
- § 笔记写作系统 - 知乎
推荐文章
- 知识投射原理 (1.000)
- 文字就是自己思考 (1.000)
- 3.0数字花园-数字花园架构 (1.000)
- 必要难度理论 (1.000)
- 3.1数字花园-知识管理工具 (1.000)
- 海南 (RANDOM - 0.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