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书名

制造亚洲:一部地图上的历史》

  1. “制造亚洲”的含义
    • 亚洲并非客观存在,而是被人为塑造的知识产物
    • 以乌拉尔山等作为亚欧分界线是 18 世纪后才提出且未被完全公认
  2. 亚洲本土传统世界观
    • 古代中国
      • 九州:中原政治地理空间想象基础,有时指代国家
      • 五服:以国都为中心的政治空间秩序,与九州相互补充
      • 华夷:以中原为中心,四方为夷,无绝对边界
      • 儒家世界观与佛教世界观相互融合且多样化
    • 地理认知“以自我为中心”不等于对外交往“自我封闭”
  3. “亚洲”说法的起源
    • 欧洲对东方的想象
      • 古希腊用“亚细亚”指代东方
      • 中世纪“T - O 图”:亚细亚代表东方,有宗教色彩、“蛮族入侵”因素及“约翰长老”传说
      • 马可·波罗带来东方的新认知,刺激欧洲大航海事业
    • 欧洲地图学发展与对亚洲的探索
      • 欧洲人绘制海图,为适应远距离航行需求重新发现托勒密《地理学指南》,带来经纬度认知突破
  4. 地图的本质
    • 地图反映的是人们对空间的想象,而非现实空间,绘制地图受价值观影响
    • 以美国地图和大航海时代欧洲地图为例说明地图是一种权力
  5. 东西方世界观的交融
    • 利玛窦协调东西方价值观,介绍欧洲地理知识,中文世界更早出现类似“亚洲”的称呼
    • 来自东方的地理学知识也刷新西方认知
  6. 亚欧分界线的确定
    • 《尼布楚条约》引发欧亚帝国知识和权力互动,开启东亚国家对空间的全新认知
    • 俄国将亚欧分界线东移与自身定位有关,东亚国家受边疆危机刺激开展地图测绘,传统华夷观念模糊,边界感强化
  7. 总结
    • 地图既是知识也是权力,亚洲观念源于欧洲想象但未被彻底规训亚洲,现代是全球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
guest

0 评论
最旧
最新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