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把时间当作朋友

#书名 #时间管理能力 #原文笔记

视觉笔记

把时间当做朋友|600

思维导图

  • 关于作者
    • 李笑来,著名天使投资人,得到 App 订阅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主理人。
  • 关于本书
    • [[罗振宇]]定义为认知模式的操作系统升级指南,可当词典用,以词条解释常见概念,帮助自我管理。
  • 核心内容
    • 接受现实
      • 判断正确事的准则:看是否现实。
      • 正视的现实:
        • 速成绝无可能,用“换”的方式,想到“我要什么”时提醒自己“我有什么”。
        • 完美并不存在,接受不完美,不要因害怕不完美而不动手。
        • 未知永远存在,分两类,关注可解决的未知,记录问题并在前进中寻找答案。
    • 任务管理
      • 正确估算时间:积累知识,亲自做把陌生变熟悉,假设每件事比预想花更多时间。
      • 记录时间开销:记录“事件 - 时间日志”并坚持,磨练时间感知力。
      • 建立完整任务管理流程:
        • 计划:衡量目标现实性后立刻行动,先做短期计划。
        • 列表:选择工具记录任务,执行到底,不随意改变。
        • 预演:针对场景设计流程和预演,减少犯错。
        • 验收:设立标准检验任务完成情况。
    • 学会学习
      • 重视学习能力培养:学习是能力延伸、自我更新基础、高回报行为。
      • 学习方法:
        • 学会自学:锻炼阅读、写作和实践能力,甄别信息、清晰表达观点、学以致用。
        • 学会思考:抓住思考本质,避免逻辑错误,辨析概念,编织价值网络。
        • 持续应用:聪明人下笨功夫,不断重复练习,有耐心相信积累力量。

内容简介

都是平凡的人,为什么若干年后已有天壤之别?答案在于“一切都靠积累”。

阅读说明

本书主张一个人必须在开启心智、提高思考能力之后,才能够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也只有这样,时间才是朋友,否则,它就是敌人。

事实上,对年轻人来说,成长比成功更重要,而且,成长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才是人人都值得追求的事情。而成长其实只有一条路——积累。

两辈子之后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才反应过来:竟然有比“时间”更重要的东西——“注意力”,一个凭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就可以控制的东西。那时我才明白,掌控自己比掌控其他更容易的原因究竟在哪里。

我会强调“做事就是管理流程”,甚至“习惯就是流程”“好习惯就是反复优化后的流程”。

不仅要保证只写、只讲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还要保证只写、只讲自己已经做到的事情。

积累什么呢?什么都可以积累。怎么积累呢?不断改良——什么都可以改良,什么都可以不断改良。就这么简单,无它。我笃信改良没有尽头,于是,我也只能笃信积累没有尽头。

所有的社交其实都是平等的,在不平等的状态下,没有有效的社交。

朋友就是那些与我们共度时光,让我们感觉温暖的人。

朋友是那些与我们共度时光,让我们感觉温暖,让我们心甘情愿地付出的人。而这里所说的“付出”,常常是我愿意花时间、花精力主动联络,主动维系友情的那些人。

所谓的情商,就是擅长创造共赢的局面。

第3版 前言

我只能猜测这是大多数在校学生经历不足、吃亏不够造成的——也许只有吃过大亏,才会有洗心革面的动力。

因为说教总是令人厌烦——无论它有没有道理,无论对于说教者还是被说教者。

写字的快乐并非来自表达,而来自这些文字所带来的改变——无论是对读者还是自己,无论是对周遭还是内心,都是如此。

第1版 前言

要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自己。人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却各自生活在自己的那个版本中。改变自己,就意味着属于自己的那个版本的世界将随之而变,其中也包括时间的属性。开启自己的心智,让自己能够用最可能准确的方式思考、观察、记录、总结、分享和行动,那么自己的时间就会拥有不同的质量,进而整个生活都必然因此焕然一新。

第0章 困境

1 问题

2 慌乱

3 解决

它需要你认真阅读并理解,甚至可能要求你根据它所陈述的原理或者规则进一步创造些什么,才算真正“有所收获”。

完成任何任务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同时,任何任务都最好或必须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点之前完成,即,任务都有一个最后期限[插图]。而且,只要是必须完成的任务,不管是否已经开始执行,最后期限都在不断迫近,因为时间永不停歇。

只有学会正确地思考,才意味着真正进化成人

“没时间了”,是“时间恐慌症”患者脑子里唯一反复闪现的一句话。巨大的压力,极度的恐慌,使“患者”身上综合了一切矛盾:他们既勤奋又懒惰,既聪明又愚蠢,既勇敢又懦弱,既满怀希望又分分秒秒面临绝望,既充满自信又随时随地体会自卑……

我们无法管理时间。我们真正能够管理的,是我们自己。只有接受这个简单的事实,才有解决问题的希望

解决问题的核心思想只有一个——一切都靠积累。深信积累的力量,时间就是你的朋友,否则,时间就是你的敌人。

第1章 醒悟

1 孰主孰仆

2 何谓心智

3 我的案例

我们竟然可以用自己的大脑控制自己的大脑。

一个人的心智就是其过往获得的一切知识及经验的总和(包括基于这些知识和经验造就的思考方法、思考模式)。

统计学是我上大学时唯一凭兴趣去学的课程,之后却被事实证明,这是我在那个阶段学到的最有用的知识——现代科学所有领域所必需的数学知识。

有些认识,哪怕是简单的常识,也需要亲身经历后才能真正体会

而“不知道那东西(对自己)有什么用”,恰恰是一部分人(更多一些)决定不去学的原因,同时,它也是另一部分人(更少一些)决定去学的原因。

第2章 现实

1 速成绝无可能

2 交换才是硬道理

3 完美永不存在

4 未知永远存在

5 现状无法马上摆脱

6 与时间做朋友

生活的本质就是这样,你想要什么,它偏不给你什么。摆脱这个死循环的方法只有一个——给我什么我就用好什么,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去换能换的东西。

我们害怕未知,害怕不确定的东西。我们希望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只是我们永远做不到。

一个相对有效的策略是:当有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可以先把它记下来,然后继续前行。注意,一定要把问题记下来。

接受现状才是最优策略——有什么就做什么,有什么就用什么;做什么都做好,用什么都用好。

怎样判断所做的事情是否正确?核心只有一个:看看它是否现实。

尽管现实总是让人难以接受,坚强的你却应该坦然。以上种种现实,包括“速成绝无可能”“只有付出才有收获”“完美永不存在”“未知永远存在”“现状无法马上摆脱”,都既清楚又简单,你必须要接受——不仅要接受,还要牢记;不仅要牢记,还要坚信,不容半点动摇。

第3章 管理

1 估算时间

2 及时行动

3 直面困难

4 关注步骤

5 并行串行

6 感知时间

7 记录开销

8 制订预算

9 计划

10 列表

11 流程

12 预演

13 验收

完成一个任务实际花费的时间总会超过计划花费的时间,就算制定计划的时候考虑到本法则,也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这就是人们做事情时的真实境遇:一旦开始,就会发现“意外”接踵而至。原本做的准备根本不能解决问题,因为“经过准备的就不再是问题”,而真正遇到的问题都是之前不曾想象抑或无法想象的,在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往往会产生新的问题……因此,所谓的“渐入佳境”最终只能是少数人的感受,大多数人在此之前早已溃败。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先判断其熟悉程度(或陌生程度),再据此判断估算完成任务需要的时间。

而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案是:回避困难。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通过关注“方法”去反复拆分任务,最终确认每个子任务都是可完成的,这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功课。这样的习惯,会使一个人变得现实、踏实。这既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后天习得的技能。

养成一个习惯——把要做的事情用纸和笔写下来,把任务落到纸面上,就可以比较容易地分辨出哪些任务是简单而又机械的,哪些任务是相对复杂而又灵活的(对我个人来讲,需要思考的就是“非机械”的),然后,尝试把一个非机械的任务和一个机械的任务搭配起来完成。

让自己拥有“多任务操作系统”的另一个方法就是切分自己的时间。

逃避责任就会带来轻松,可那恰恰就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啊!

基于过程的记录要比基于结果的记录更详尽。

既然管理时间是不可能的,那么解决方法就只能是:想尽办法真正了解自己、真正了解时间、精确感知时间,再想尽办法使自己及自己的行为与时间“合拍”。用我的话说就是——“与时间做朋友”。

判断一项任务是否“真的重要”其实只有一个标准:这项任务的完成是否确实对达成目标有益。

对像我这样的普通人来说,证明自己的目标现实并且可行的方法比较简单:▷ 已经有人做到了。▷ 我与那个人没有太大的差距。

计划总是被变化打乱的深层次原因在于:计划过于长远。事实上,无论变化多快,计划总是要有的,只是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变化,应该以自身的情况分析自己究竟适合制定多长时间的计划。

永远记住,马上行动是最重要的——尽管这句话已经被无数人说过无数次。

最方便的列表工具是纸和笔

最重要的任务永远只有一个

判断一件事情是否真的重要,标准只有一个:是否对目标(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的实现有益。

要想加快执行重复性任务的速度,只需在遇到重复性任务时先将其做完一次,然后马上总结、整理,搞清流程,再靠进一步的实践把它变成“闭着眼睛也能做好”的事。这是提高效率、减少失误的根本手段。

应对这个问题的一个好习惯是在电话旁边摆上一个便笺簿和至少一支笔,以便在打电话前罗列通话要点。通话时,每当说完其中一个要点,就在对应位置做个标记,既可以确保通话逻辑清晰,也可以避免遗漏重要信息。另外,这个便笺簿也可以用于记录通话过程中对方提供的信息。

在给联系不是很频繁的工作伙伴发短信时,在末尾加上自己的姓名是一个并不麻烦并能省掉很多麻烦的好习惯。

有经验且善于替对方着想的人会这样说:“……您不用记的,我只是先告诉您。随后我会通过邮件(或者短信)给您发个备忘……”

为常见任务制定流程是一个必须养成的习惯。一个人在梳理流程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思考个中细节。

任何动作演练到一定次数,就能准确完成——甚至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他只是把这个原理应用到极致而已。

很多人做事半途而废、不了了之的根本原因在于从未想过要给自己执行任务时的表现设计一个验收机制。

当任务(或子任务)完成时,拿出之前写的标准对照一下,我们就会发现,这种简单的方法有不可思议的神奇力量,它会让我们注意更多的细节、进行更多的思考,并不由自主地更为专注。

第4章 学习

1 效率本质

2 基本途径

3 主要手段

4 经验局限

5 自学能力

学习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行为。

“学习”最关键的一点是:任何知识的获取,都是不可逆的。在知道它的那一瞬间,它就已经改变了一切——生活因它而变,无法还原

比“体验”再高级一点的获取知识的手段,是“试错”。

在“试错”这个手段的基础上,另一个聪明一点,而且重要得多的获取知识的手段,是“观察”。

“观察”扩展了我们的学习范围。我们依靠观察常常可以从他人的经历中获得经验或者教训,进而将其转化为自身拥有的知识。正所谓“他人亡羊我补牢”。

对“体验”、“试错”和“观察”进行补充的,就是“阅读”。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的更加重要的手段,当然也是相对更加需要运用心智能力的手段。

除了“试错”“观察”“阅读”,“思考”,准确地说,“正确地思考”,才是获取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的主要手段。

思考、求知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探求因果关系的过程。

和科学一样,宗教也是人们用来“思考”“解释”这个世界的工具,只不过,在解释物理世界方面(如生命起源的根由、天体运转的机理),现代科学已经逐步代替了宗教。当今宗教的重心已经转移到另外一个更需要它的方面——人文领域。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恐惧,而所有的恐惧其实都源于我们害怕未知。

开启心智、正确思考更值得我们投入时间与精力。

只看结果,不究原因,或者乱解原因,是一种多么危险的想法和做法啊!正所谓“经验主义害死人”。

很多时候,人们的善良来自于软弱,而他们的残暴只不过来自于恐惧。

不仅存在无法通过个体或者群体经验获得的知识,还存在与现有经验相悖的知识

观察一下就会发现,日常生活中主要的“沟通障碍”本质上几乎都是由于沟通双方无法让对方理解与他们的经验相悖的知识或信息造成的。

优秀的领导,能够把人们带到他们想去的地方;而卓越的领导,能够把人们带到他们应该去但是没想过要去的地方。

自学能力的基础是阅读理解能力

检索能力是建立在相当熟练的阅读理解能力基础之上的

事实上,大多数人有严重的阅读障碍:不少人高中毕业之后就不再读任何书籍,偶尔看看报纸杂志上的短文或者互联网上的帖子,也常断章取义——他们不是故意的,而是无法认真、仔细地把每个字都看清楚,更不用说揣摩字里行间的逻辑关系了。

实践能力是自学能力最终转化为真正价值的根本

第5章 思考

1 勤于思考

2 思维陷阱

3 因果关系

4 相关命题

5 举证责任

6 案例局限

7 对立论证

8 张冠李戴

9 辨析感悟

10 克服恐惧

11 辅助工具

人类发展史就是极少数想明白了的人不停挣扎的同时,被绝大多数想不明白的人谩骂、侮辱、陷害、谋杀的历史。

独立思考[插图],只不过是在从别人那里知道一个结论的时候,自己动脑重新推演一遍,看看得出结论的过程有没有漏洞和不合理的地方,衡量一下结论到底有没有道理的过程。

首先要了解:权威不一定等于正确。进一步要明白:就算权威正确,也只是权威表达了正确的内容,而非正确的内容属于权威。最后要清楚:准确地说,权威只是权威,正确就是正确,它们俩什么时候都不是一回事。

学习任何知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搞清楚它所有的基础概念。

拒绝接受不确定性的一个根源在于害怕复杂、奢望简单。谁不希望一切都是简单的呢?[插图]可现实往往就是复杂的。

分析任何因果关系,例如“因为A,所以B”,基本上只需要从三个层面审视:▷A不一定是B的理由[插图]。▷A不一定是B唯一的理由。▷A不一定是B最重要的理由。

要做一个用心的人,要用心做事,因为这世界其实也有“心”。

罗伯特·莫顿[插图]教授发现了一种现象,并将其命名为“自证预言[插图]”——如果人们相信某件事情会发生(事实上其原本不一定会发生),那么这件事情最终真的会发生。

想做到“思维缜密”其实很容易:从现在开始,在一段较长的时间里(例如6个月)时刻注意自己的或者自己被灌输的每一个念头,甄别其中的因果关系,并逐一应用前面提到的各种原则。

“谁主张,谁举证”不仅是一个法律术语,也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可惜,大多数人并未在

由于举证难度不同,争论双方的境况常常是这样的:
▷一方肩负沉重的举证责任。
▷另一方享有来自假设的恩惠。

实际上,所谓的“情商”,从根源上朴素地看,还是“思考能力”。

反思能力是人类独有的能力之一,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常说“光想是没用的[插图]”,因为反思的结果不一定有价值,很可能顶多是“感悟”,离“道理”还差十万八千里。

“道理”应该是普适的,而“感悟”只来自个体经验。

一方面,我们倾听任何人讲话时都不应该带着防备、质疑的心态,那样可能会让我们遗漏重要的信息,因为心态会成为有色眼镜,使我们只能收到过滤后的信息。另一方面,我们最终若是对获得的信息不加分析、不加思考地全盘接受,也是危险的、有害的。

人类普遍拥有的一个认知偏差就是:把成功揽到自己身上,把失败归咎于别人或者坏运气。这在心理学上有个术语——自利性偏差[插图]。

与其关注成功者,不妨反其道而行之——努力从失败者身上汲取经验。

“强”与“弱”才是自然界中真正存在的本质,“善”与“恶”往往只是弱者一厢情愿的定义。

语言就是一个便宜(甚至免费)而又有效的辅助工具。

▷……是一回事,……是另一回事。
▷……和……其实根本不是一回事。
▷……不一定……
▷……可是,这并不意味着……
▷……也许还有一种可能(解释)。
▷……看起来像……,可是……
▷……而事实可能远比看起来的复杂(简单)。
▷……然而,(这个论断)反过来(陈述)不一定成立,因为……
▷……其实很可能与……没有任何关系。
▷……和……之间不一定是单纯的因果关系,它们也可能互为因果。
▷……和……之间的比较也许没有任何意义。
▷……其实是表面现象,其背后的本质是……
▷……有一个常常被忽略的前提。
▷……尽管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完全不现实。
▷……也许有人会说……但是这种质疑……

再看一个最浪费时间的,也因此必须回避的句式:“要是……就好了!”这个句式是用来表达后悔情绪的,而“后悔”是最浪费时间的——无论如何都于事无补。

第6章 交流

1 学会倾听

2 说与不说

3 交流守则

4 正确复述

5 勤于反思

人类讲话的速度通常远低于思考的速度,所以,我们在倾听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走神的现象。

人们只能听到自己想听到的,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

要想摆脱局限,首先要了解局限、了解它的根源,而除了时间,人生中的局限大多来自自身。

必须想办法获得一种或者一些能够用于鉴定已知信息有效性的知识。

为了真正做到有效倾听,最需要克制的就是“过早质疑”。

一旦决定倾听,就要主动帮助说者进入“倾诉”状态。

一定要想办法不时做出令人敬佩的事情,这样就会有人主动找你做朋友

第一个原则:有意义的讨论的前提是双方不仅要“相互竞争”,更要“相互合作”

一个人只要能够平静接受自己的“无知”,他的水平就已经接近苏格拉底了。

第三个原则:真理不变,也不会因任何人而变;不停变化的只是人们对真理的解释或理解

为了保证沟通顺利,往往需要添加一个验证机制,或者说反馈机制。

“你的意思是……,是吗?”
或者
“你的意思是……,我理解的对吗?”

摆脱经验主义,不仅需要了解道理本身,还需要勇气。事实上,求知的路走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必须依靠勇气,而非智商。

通过观察和阅读汲取他人的经验

遇到不理解的问题,遇到不确定的想法,最好马上记下来。不一定非要急着获得答案——马上获得答案往往是不可能的。

第7章 应用

1 兴趣

2 方法

3 痛苦

4 比较

5 运气

6 人脉

7 自卑

8 灵感

9 鼓励

10 效率

11 节奏

12 物极必反

13 自我证明

往往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

方法固然重要,但是比起“用功”,方法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依靠两件事——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策略。

与其不停地寻找“更好的方法”,不如马上开始行动。

对痛苦的深刻感受,会扭曲或者抹杀人们感知其他事物的能力。

痛苦就是这样。一旦我们学会在痛苦出现的时候运用心智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去,痛苦就几近自动消失,而且在它被我们重新注意之前绝不会回来。

现在你可以明白,为什么许多人总那么“没记性”了吧?因为在他们遇到挫折或者面对那些由自己曾经的错误决定带来的惩罚时会非常痛苦,而这种程度的痛苦,必然被他们的大脑自动列入“遗忘”的序列,并在他们的大脑里彻底消失。

一个办法是,在面临尴尬的时候,一定要用文字、图画等形式把自己遇到的尴尬记录下来——当然,最好是记录在同一个地方。

因此,在背单词的时候,或者更一般地说,在做任何一种必须记住大量信息的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由衷地把这件事情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来做。

比较是相对的,相对是永远没有尽头的。

其实,比成功更重要的是成长。如果“成功”是与他人比较的话,“成长”就是与自己比较——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明天的我和今天的我之间的比较。后一种比较显然比前一种对个体来说意义更大,也能够带来更加踏实的幸福感。

相信运气其实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现。

“弱者相信运气,强者只究因果。”

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所谓幸运就是当你准备好的时候机会来了。[插图]”

拥有资源多的人更喜欢也更可能与拥有资源数量或者质量与自己对等的人进行交换,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公平交易”更容易产生。

承认自己能力有限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前提。

▷专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学习并拥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为一个值得他人交往的人。▷学会独善其身,以不给他人制造麻烦为美德,用自己的独立赢得尊重。

作为整个社会的一员,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有些时候,整个社会给自己灌输的观念可能是错误的。

其次,我在与学生的大量交流中反复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优秀的人更容易自卑。

要想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健康状态,要迈出的第一步就是——停止嘲弄他人。

另一个比较“技术”的手段是“忘记自己的优点”。

在自己的语言中,把“优点”和“缺点”这两个词替换成“特点”。

承认自己是一个有缺点的人,是让心智获得解放的重要前提。

所以,素材的积累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提前确定一个方向或者目标,就可能会积累很多原本想象不到的素材——惊喜连连。

永远鼓励身边的人,哪怕多少有些盲目。

当我们不停地鼓励所有人的时候,最大的受益者其实是我们自己,因为最终我们会发现,自己开始进入一种他人无法想象的状态,成为一个不需要他人鼓励的人。

任何人都不可能100%地有效率,至少不可能总是100%地有效率。

纯时间要比毛时间少得多。所谓毛时间,就是你花在这项工作上的时间。

看看每天自己做的事情里,有多少是无趣却非常重要的,有多少是非常有趣却不重要的。如果我们一整天都在做那些非常重要但可能并无乐趣的事情,那就意味着,我们已经完全摆脱了大脑的控制,进而成为大脑的真正主人了。

很多人半途而废,往往是因为把目标定得太高,又对达成那么高的目标要付出的代价缺乏清楚的认识。

我们应该把自己的生活节奏调整得慢一点。

凡是值得做的事情,都值得慢慢去做,做很久很久。

绝对不要盲目地试图减少睡眠时间

尽量不要减少与家人交流的时间

最好不要放弃自己的社交时间

相信我,要想提高自己的社交质量,最好将时间和精力更多地倾注在“把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这件事情上——哪怕只在某个方面。

事实上,了解自己是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过程。

第8章 积累

1 坚信积累

2 越早越好

3 如何开始

4 躺着赚钱

5 自由意志

6 生活目标

7 注重学识

8 节省与否

9 人丑就要多读书

10 被动支出

11 认识周期

12 性格养成

13 别做“险盲”

现状会影响一个人的心态。如若一个人的心态受到了现状的影响,那么他的行为和决策都会随之发生变化。进而,行为与决策的结果形成新的现状,再次影响其后的心态……如果一个人不能运用自己的心智控制这个过程,那么他必然会沦为恶性循环的牺牲品。

一个人的现状越差,摆脱现状的欲望就越强,进而作出不现实决策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不能控制这种焦虑情绪,他就很可能落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养成不怕麻烦的性格,才可能拥有耐心。耐心是在工作、学习上获得成功的前提。哪怕是在生活中,耐心也很重要。

如果能够彻底理解积累的重要性,相信积累的力量,再进一步,就只有一个结论:越早醒悟越好。

越早开始越好的事情没几个,理财排在第一位

所谓理财,这个定义比较合理、准确:如何有效管理现金流——其实与钱多钱少关系不大。

还有一个特别逗的现象:人们对自己不擅长的事情有特殊的处理手段——最终会通过包装进行自我保护。“谈钱不就俗了吗?”“我才不想成为天天只会算计的人呢!”这其实是对自己的大脑实施“永久性伤害”——很难恢复。

在理财方面的风险意识,跟遗传没什么关系,跟智商关系也不大,它是必须通过自己的实践、通过自己的失败、通过自己的教训、通过自己的总结才能获得的东西——哪怕在书上看过、听别人说过也没用。

没有人会自动变好,只有行动才会带来变化,期望本身在没有行动支持的情况下只能变成自我欺骗。

成年之后,生活中的一切几乎都是选择的结果。

要相信第一条,所以才能坚定不移地想办法学习如何获得更强的赚钱能力;要相信第二条,所以大可不必刻意或过分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去换取未来的财富。这两条都笃信且实践,才能做到“别把自己的青春过得太穷”。

不管你处在什么年龄,从现在开始刻意寻找那种可以一次性付出却能够长期获得收入的事情去做吧。

科学的敌人并不一定是宗教,科学的敌人一定是那些不愿意改变自己既定人生观、价值观的人。

在今天这个时代,求知就是求富。因为知识变现不仅越来越容易,也越来越快,越来越多。

重复的、枯燥的工作应该自动化完成。

很多人之所以渐渐笨起来,是因为如果读不懂原理他们是断然不敢应用结论的。

被动收入略高于支付足够高品质的生活必需支出所需要的金额。

有审美意识,有审美能力,有为自己创造美的意愿和动手能力——这是长期培养之后习得的结果。

教育的意义就是让我们拥有更高级、知觉更丰富的器官。

审美意识的开化和审美能力的积累,自始至终都在影响人们的理财过程。

千万不要从小刻意胡乱灌输理财观念,尤其是——大多数父母的观念是错的。要从更本质的地方开始:开启孩子的审美意识,刻意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这是很难的,真的很难,因为自己要先花很长的时间耐心启动、学习、培养、纠正自己。

在理财与投资的起点就要明白:成功与所谓的勇气无关,靠的是足够的衡量风险与收益的能力——这才是成功的智慧。智慧的特征是——可习得,可积累。

他们有的其实不是勇气,也不是勇敢,只不过是天然的贪婪。

风险与收益一直共存,并且,风险的大小是可以通过对它的了解和学习而被控制的——这是人类进步的基础,也是人类进步的表现。但显然,它不会自动消失,或者自动配合人们的行动。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与它共舞。

科技的进步正在某个层面抹平由贫富差异造成的生活质量差异。

一切有助于自己成长的开销都不能省,对年轻人来说更是如此——你的前途取决于此。

节省肯定没错,但节省肯定不是创造未来的主要方式。铺张浪费肯定不对,但在一些地方对自己好一点,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肯定没错。

人们的生活状态发生变化时,基因也会发生变化。

智商却是可以习得的、可以积累的,而这种通过锻炼习得的特性[插图]竟然是可以遗传的——这是多性感的一件事啊!

通货膨胀是最可怕的被动支出

越有钱的人,“恢复能力”越强,就好像受了同样的伤,身体强壮的人相对更容易复原一样。

利息对借款者来说也是很可怕的被动支出

生活必需品开支其实是一种被动支出

尽量只为生产借钱,尽量不要为消费借钱。

人一辈子基本上要靠三种力量:▷ 体力▷ 智力▷ 财力

只有养成积累的习惯——无论在哪方面——才是抵消被动支出的最有效手段。

真正的趋势常常需要在多个周期(至少2个)之后才能真实展现。

关注周期,以及多个周期背后显现出来的真正趋势,会给你全新且更为可靠的世界和视界。

对周期的深入理解,甚至可能影响一个人的性格。在我看来,所谓的不屈不挠,所谓的坚持不懈,在更多的时候,只是因为对自己所在的某个周期的某个位置非常了解才更容易作出的决定。

越是重要的东西越是看起来并不相关。

一个人的性格是由他的价值观决定的。所谓的价值观,其实就是一个人分辨好坏的思维体系。

不做没用的事,也是一种价值观导致的选择——因为无用功是一种浪费,是不好的。不淡定没用,淡定却好处多多——起码不影响自己的心情,也不影响身边人的心情,不是吗?

一个人的性格是长期自我选择积累的结果。

仅靠别人教永远是不够的,要靠自己学才行。至于“活到老,学到老”,只不过是一种生活方式。

衡量风险大小的决定性因素是赌注的大小。

所以,人真的不能穷,不能没有积蓄,否则真的会在某一瞬间变傻。另外,永远不要“全押”(All in)——这在很多时候不是空话,真的需要放在心上。

附录

第1版 推荐序

第3版 致谢

人生是马拉松,胜者不一定是跑得最快的

尽管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戏剧性,但有一件事是确定的——时间只与那些努力的人做朋友。

guest

0 评论
最旧
最新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