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原始卡片::卡片集合:[[dataview_KG笔记法]]
基本概念
基于知识图谱的笔记法,简称KG笔记法(Knowledge Graph Notes)。恰好很多读者都对这套方法的技术细节比较感兴趣,那今天这篇文章就完整地讲一讲如何通过KG笔记法构建自己的个人知识网络。
kg笔记法主题的提炼是关键
其实是图书馆学的专业技能,做分类打标签,任何组织方法的第一步都是辨析主题
技巧记录
使用KG笔记法的感受
用了kg笔记法后有一种被倒逼的感觉。
- 倒逼着回顾(转一圈,咋又到这了,又从这个角度回顾了一遍),
- 倒逼着联想(知识活起来的感觉,思维钩子不断粘连,有磁性一样),
- 倒逼着输出(为了扩大主题体系,不由自主地想去写,去看,莫名驱动力)。
KG可以用于打造一个个人wiki,最好应用于自己的工作
看了kg笔记法,感觉就是做wiki的方法,在wiki之上扩展了一点点,Wiki+关系笔记=kg
以前就试过做不出来 为什么上手这么快,就是因为之前试验过没成功,看了这个方法之后,就知道怎么做了
其实关键就是差在主题分析这一步,除了什么人名地名,大家可以快速的建立起wiki,其他概念的内容基本都需要自己提炼,越是专业的内容,对提炼能力的要求就越高,对某个领域比较专业,那么对相应的主题拆解就比较细,现在很多主题都停留在实体:书名、地名、人物等等,需要用概念把这些实体连接起来
现在很多主题都停留在实体:书名、地名、人物等等,需要用概念把这些实体连接起来,毕竟搞出kg不是让你们研究怎么做笔记方法的笔记的…
标准化的流程
- 发现有价值的信息
- 储存信息原文,方便日后溯源(推荐zotero)
- 从信息中抽取知识,使用kg法赋予标题,注明知识来源,形成笔记。
- 储存、管理笔记(优先使用ob,没有条件docx, txt也可以)
判断主题下的小标题是否要拆分的原则
一个更简洁的归档思路是先看当前信息是关于哪个概念或实体的。假如信息关于实体 A:
。如果信息讨论是的A的某一方面,则在笔记《A》下创建相应方面的小标题,记录信息。
。如果信息讨论的是A和B之间的关系,则需要进一步思考
,如果这个关系无需过多解释,也不需要被其他笔记单独引用,则可以将其记录在《A》下相应的小标题中,直接链接 [[B]]。
·如果这个关系需要解释,或需要被其他笔记单独引用,则创建关系笔记。
230309卡片笔记法和KG笔记进行结合
- 主题是一个笔记,主题中的目录引用的是一个一个的卡片,碎片化的消息,先沉淀在主题记笔记中,随着沉淀的内容变多,就把这些内容变成一个一个的卡片,然后再被主题笔记引用
- 就相当于主题笔记就是自己的一个卡片盒,每一个独立的卡片都可以被发布到外网形成一篇文章,同时所有的卡片都可以在这个主题笔记中进行排序修改。
关于第一个问题:
1.这个笔记法的主要应用是否是对知识的拆解和归类,后期需要使用的时候再进行综合分析与整理?卡片笔记法的主要应用方式,则是用自己理解的语言对知识进行重述后再写到卡片中,在这点上,KG笔记法的理念是否与卡片笔记法有所差异?
其实倒不如说是拆解的同时进行分析、归类、整理。这里我从知识管理的本质开始讲起吧。
我们为什么需要知识管理,原因有二。首先,我们无法记忆生活里的所有信息,因此我们希望将信息压缩、提炼,去除冗余重复的部分,也就是仅记忆知识。其次,在提炼出知识以后,我们也希望在日常工作中能快速检索到以往所学的知识,以赋能当前的知识工作。这两个原因就引出了知识管理的两个基本问题:1)如何定义知识点,即确定我们管理的基本单元是什么;2)如何去组织大量的知识点。这两个基本问题实际上是与我们知识管理底层需求相对应的——只有明确了问题1,我们才能够将信息压缩成知识,避免在重复的信息上浪费时间;只有确定了问题2,我们才能高效地检索知识,快速调用过往学习过的知识,以提高当下知识工作的效率。
从这两个基本问题出发你就会发现,kg法和卡片笔记法的根本差异在于对问题1的解答。
卡片笔记法仅提出了“原子化”的思想,但并未给出“原子化”的具体操作方式。或许有人会觉得“一篇笔记只写一个想法”就已经是具体的操作指导,但这里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去区分一个个想法。因此,卡片笔记法并没有很好地回答问题1,这也就导致了很多卡片法的用户后期会重复记录知识的问题。
而在 kg 法中,知识点被定义为一段讲述了某一主题的文字。这段文字的字数可多可少,关键就是其要围绕某一主题而展开。基于这个明确的定义,我们可以轻松地作出以下判断:
如果两段文字,他们的主题不同,那么他们将是两个不同的知识点。
如果两段文字,他们的主题相同,那么他们则是一个知识点,只不过在表述上存在差异。
基于以上两种判断,我们基本就能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信息压缩成知识了,并且不容易出现重复记录的问题。
至于为什么说kg法不仅仅是拆分,也是融合,这是因为
日常我们所接触的所有信息,比如一本书、一篇文章甚至一段话,基本都是混合着多个知识点的,也就是同时涉及多个主题的。当我们将这些大体量的信息压缩成知识时,首先就需要将其中的一个个知识点离析出来。从这个视角来看,kg法是拆分。但是,在人类出版的所有信息中,同一知识会以不同表述分散在不同的出版物中。比如某个学科的教材会有不同人的不同版本。即便在一本书中,同一知识也可能以不同表述重复出现。kg法需要你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分析、对比当前知识表述和以前记录的表述(已经记录于该知识点对应的笔记中),从而概括出一个更完整的表述。从这个角度看,kg法也是整合。
至于是不是需要记录转述后的内容,我觉得这不是知识管理的重点。事实上你想在kg法里记录转述内容也完全可以。
关于第二个问题:2.以“成瘾”那张图片为例,正文中将另一文章对成瘾的形成原因进行了梳理,并标明了出处,如果在其他文章中也发现了形成原因,是否全部都罗列到该部分(含出处),如果相关内容较多,是否会显得特别冗长?一般选择在什么情况下会对同一内容进行整理?
由前面一部分论述不难得知,如果在其他文章看到了新的形成原因,当然要整理到相应部分下。但是这个操作不一定会让一篇笔记变得非常冗长。理由很简单,随着我们记录内容的增加,我们对这篇笔记对应的领域的了解也会不断深入,这就意味着可能会发现更细分的主题。比如对于《心理学》这篇笔记,其产生发展的相关内容我原本是记录在其下的“#历史”章节。但随着我对心理学了解的加深,我意识到这里实际存在“心理学史”这个概念,于是我就会把原先的“#历史”章节单独移动到《心理学史》这篇笔记中。
案例
人物介绍的一种主题法,还可以同[[日记]]进行结合,对日常事务进行记录
互动记录
- 不要看什么文章都觉得amazing…要把文章放到自己的知识体系去解构,看看它是不是自己以前学过的知识的排列组合。超出排列组合的,才是有价值的部分。
- 不发布的笔记,信息提取就以自己为核心就好。如果要发布,那信息提取还需要考虑读者如何使用,那基本就只有往严格的图书馆方法去靠。
- KG使用主题讲各种想法进行聚合,在增加别名功能
- 使用 KG 笔记法,管理知识时只需想想当前知识的主题是什么,应该用什么固定短语来表示这个主题,然后将知识记录到以短语为标题的笔记中去即可
- 强调无需插件更多的是想扭转当下一谈 Obsidian、一谈知识管理就必须折腾插件的风气。谈知识管理的时候,其实并不需要涉及什么插件,这本质还是一个学科方法的问题。
- 230315 基于KG笔记法,可以碎片化的将各种想法记录各个主题下,对主题的分类上要定义清楚,另外主题的分类下,可以用标签进行聚类,也可以进行MOC(增加moc的标签的情况下,连接上主题), 将所有的KG笔记法的主题,都放到标题:主题研究下,通过[[auto-Note-Mover|auto-Note-Mover]]可以自动移动到:独立的文件夹
2主题研究
。 - 230315 查看局部图谱的时候,可以定义一下文件夹的范围:
2主题研究
,这样就能只看节点的关系,如果需要发布,就从KG笔记法中的某些章节中,取出一部分章节,变成一个个的卡片,进行对外的发布,对应的文件夹是5卡片盒
,每个卡片中,可以连接到对应的标题模块,建立联系。 - 230408 [[KG笔记法]]kg笔记法就是一种加工方法,最近用kg笔记法把,ob publish之前的内容删除,重新用主题的方式重新建设
- 🗓️2023-05-11 如何将一个大的主题拆解为小主题。
推荐阅读
- 基于知识图谱的 KG 笔记法
- 个人笔记组织方法
- 图谱真的没用吗?知识图谱视角下的双链笔记 - 知乎
- 释放双链笔记图谱的力量——KG笔记法 - 知乎
- 实例库下载
- KG笔记法评析(二):知识关联与融合 - 知乎
- KG 笔记法评析(一):不靠插件和全文搜索也能轻松管理百万字笔记 - 知乎
- 如何构建笔记系统-实际操作篇 - 知乎
- GTD: 超强的个人时间管理方法 (1.000)
- 工作流 (1.000)
- SMART原则 (1.000)
- 知识管理-正在思考:酷口家数字花园主题研究的方向探索历程 (0.507)
- 5分钟阅读 (0.507)
- Codeexpander:类似 [[atext]] 的快捷短语输入工具 (RANDOM - 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