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 《第五项修炼》:打造学习型组织的关键修炼
一句话总结:《第五项修炼》强调通过五项修炼——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来构建一种能够自主学习和进化的学习型组织,从而提升组织的长期竞争力。
大纲
- 彼得·圣吉与《第五项修炼》:彼得·圣吉是管理学和领导学领域的大师,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其理念对美国经济发展和全球管理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 学习型组织的重要性:传统管理模式压抑个体天性,导致组织失去自主进化能力,而学习型组织强调个体的主动学习和整体协同进化。
- 传统管理的问题:目标导向、强调服从、对问题的简化处理、个体间的竞争、整体的缺失等传统管理特征,导致组织和个人平庸化。
- 五项修炼的具体内容:
- 自我超越:个人不断超越现有能力,追求更高的专业和管理水平。
- 心智模式:改变个人对世界的认知和解释方式,以促进行为和能力的提升。
- 共同愿景:建立团队内共享的目标,激发团队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 团队学习:团队成员通过交流心智模式,互相启发,共同进步。
- 系统思考:作为前四项修炼的基础,系统思考帮助理解事物间的复杂关系,找出问题的本质和解决办法。
- 系统思考的方法:通过正反馈、负反馈和延迟来发现系统内的关系,使用系统基本模式来识别问题和解决方案。
- 转移负担模式:指出了一种常见的错误应对策略,即通过短期解决方案缓解症状而忽视了问题的长期根本解决。
- 系统思考的应用:识别系统中的基本模式,找到杠杆效益作用点,从而有效解决问题并推动组织发展。
2010年中文版序
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更愿意在有愿景指引的、基于某种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型组织中工作,而不愿意在充满政治角力和屈从权威的企业组织里工作。
引言
人们常说,树木是从种子中生长出来的。然而,一粒小小的种子究竟如何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种子里并没有树木生长所必需的资源,这些资源无疑是从周围的环境中获得的。但种子的确提供了一项关键的东西,那就是整棵树木成长的起始点。当生长所需要的水和养分被吸收进来时,种子能够组织这一生长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种子是使未来树木成长的可能性得以变为现实的元素。
我们都曾经历过集体觉醒的非常时刻,经历过由此而产生的大型社会系统的变革。
总统在演讲中宣布,所有从前被视为非法的黑人组织从这一刻起都变成了合法组织
整体是一种动态的活体,它不断地“以具体的表现形式”生成持续变化的现实存在。而局部则是整体的一种表现,它绝不仅是一个组成部件。两者的存在互为条件。整体的存在是通过不断地表现为各个局部来实现的,而局部则是以整体的具体化身形式而存在。
体悟当下是一种深切的聆听,并对超越自己先入为主之见和以往的习惯思考方式,保持开放的心态。
要理解体悟当下、把握产生变革之大势场的可能性,就应从多种角度入手,即从研究生命系统的新兴科学、创造性艺术及组织变革的深层经历等方面入手,还要直接从理解自然的生成和哺育能力入手。几乎所有土著文化都把自然、宇宙或大地母亲当作终极的老师。人类从未像现在这般如此需要重新发现这位老师。
贝蒂·苏一生致力于研究故事叙述方式对塑造人们所经历的现实的影响
是我们被一系列难以理解的共时性事件所深深吸引,似乎我们也成为某种“想要呈现出来”的未来的一部分。
书中的前三部分与我们所了解的集体学习的深入过程相对应。这个过程要从学会观察开始,然后要进一步认识正在呈现的现实,以及我们自身在其中的角色,最后要形成自发服务于变化的整体,并被整体所支撑的实践行动。最后第四部分的讨论,把这种深层学习实践又置于更加综合和一体化的条件下,即在科学研究、精神发展和领导力开发这三方面进行整合性实践。
1 第1章 安魂人类
“如果一个组织反应迟钝,无法调整状态以适应变化,那我们就说它‘很像恐龙’。但大家知道,恐龙在地球上生存的时间,比人类迄今为止的全部历史要长100多倍。未来不管是什么生物取代我们人类,也都会认为反应迟钝的组织‘很像人类——人类很不幸,因为他们没有恐龙那样的适应能力’!”
斯堪的克能从一家财务状况很差的平庸酒店变成瑞典最成功的连锁酒店,原因之一就是坚持‘可持续酒店客房'的经营理念。
假如想要有不同的未来,那我们就必须大大超越这些零敲碎打的做作表演,并开始观察我们身处其中的系统
“我们不改变,是因为我们觉得我们都能长生不老。”奥托以无可辩驳的语气说道,“就像少年一样,我们也许有恐惧感,但仍然觉得一定会永远活下去。”
说了这么多话,做了这么多事,而真正有效的变革,恐怕只在人心的转变。
2 第2章 观察我们的观察
在实践中,要做到悬挂就需要耐心,需要我们主动避免对观察对象强加上自己先入为主的心智模式或思维框架。如果我们能够只观察,不下结论,不去想我们观察到的东西意味着什么,允许自己接受看似无关的、零散的信息,那么我们对观察现实的新鲜的理解,就会逐步呈现出来。
“一夜之间我就开始接触全新的人群,交往的基础也完全不一样了:‘你做的事有哪些是有趣的?你是谁?做事情的感觉如何?’我开始用新鲜的眼光看世界。我快速学习着,到了以前不会去的许多地方,见到以前不会见的很多人,就像逃出了一座四面高墙的围城。”
与其沉默不语回避问题,或者与其指出对方观点的谬误,你完全可以说:“我的看法有所不同,我的观点是……我这么看问题的原因是……是什么原因使你有不同的看法?”你的问题形式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诚意。
我平生头一次真正思考问题。”一名工人说。“我第一次倾听我太太的声音。”另一位补充说。
“个人修炼”是指培养觉察自己思维方式的能力,这包括如“我在这儿,你在那儿”的习惯思维方法,也包括我们察觉不到的、潜移默化的思想习惯。
内心的修炼极大地影响了他经济学观点的演进,还特别影响了他对企业领导者必须学会的东西的思考
团队成员如果说不出自己真正的情感状态,就会限制团队的战略思考,因为情感与认知是紧密联系的。这种情况也适用于更大的范围。
两天以后我才终于看清,这种恼火来源于深层的恐惧感。”
通过悬挂惯常的逻辑分析方法,我们直面系统的现实,但它在此阶段还只是‘外部'问题,是与我们分离的现状。所以我认为,观察我们的观察,还只是个开端。”
3 第3章 从整体观察
要学会观察,就必须先停止使用我们习惯的假设,并用新鲜的视角看问题,然后才能进一步看清自己与现实中观察对象的联系。
我们会用抽象的理性思维,通过局部来断定整体的状况。而由于断定整体状况很困难,我们往往会放弃,回到仅仅关注局部的状态。但是其实还有另一种方法,那就是在局部中理解整体。
认真的观察和反思性参与,要比阅读组织使命或价值宣言更能让我们了解其文化。
卡巴津恩说,要学会容忍“无知的心”和“心归一处静,无所求、无所知”的状态。这是真正的再引导的内功境界,但却几乎与大多数经理人的训练完全相悖。
4 第4章 观之以心
为什么通过观察自己身陷其中的系统,就能给我们力量?我们如何学会从整体观察?
“有时候观察更大的模式,的确会给人深层的连通感和力量感。”
我们想找出问题的根源,不能仅从外部分析这类系统,必须从内部感知来分析。”
他们发现人体内有三个主要神经网络,最大的当然是大脑神经网络,但还有另外两个主要神经元簇,即肠道和心包神经元簇。这样看来,‘心知肚明’的直觉把握和‘胸有成竹’的心底了解与熟通,其实都是有生理基础的,而并非仅是打比方。”
他坚信下一场‘生态世界观’的伟大变革将一定会源自内心
我们每天都到帕拉帕棚屋旁边的院子里学练中国古代的气功。在中医理论中,气是所有生命赖以存在的生命之力。约翰说,这些基本的气功练习能帮助大家安静身心,调整气血能量,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能让大家身心更开放,感受到在独处过程中呈现的更大的生命灵力。
聚焦于开发自己‘内心的本性’和与外部自然的和谐
你带的东西越少,等待你的发现就越多。’他告诉我们。
一旦你把最深的感恩心奉献给大自然,她教给你的东西一定会让你大吃一惊。’
我开始面向东方布施,那是精神再生和觉醒的方向。
一切有形有象的东西都在不断变化着,相互关联着,都处于一种恒常的表象状态,并不断消失而复归本原。’
每天日落前,我都做一遍十一方向仪轨,布施我对大自然的深爱和对我所经历的一切的感恩之心。
最壮观的一天是我辟谷的最后一天中午。前一天中午我开始了传统愿景探寻的24小时练习,
拂晓之前,我开始练习约翰教给我们的气功。我努力集中精力,用大约一个半小时‘超额两遍’完成了气功练习。练功时,我的头脑变得更清醒了,精力也更足了
我跪在那里很长时间,感觉好像膝盖跪出了流血的伤口。我觉得心完全打开了,与鲸的心连通了,我们之间再没有阻隔。我在这个强烈的慈悲心状态中停了很长时间,感觉就是在一块圣地,在伟大的教堂里。
下一场生态世界观的伟大变革将一定会源自内心;你在接下来这几天里即将体验的经历,一定会加深你对这里面深层含义的理解。’我意识到,大自然已经成为我的老师。她已经帮助我理解了我是谁,以及我真正要做的是什么。
我们每个人的经历都是从‘深层发源地’生发的学习之旅,它播下的种子可能要几个星期、几个月甚至好几年的时间才能发芽生长。他建议我们回家以后要留出精神和心灵空间,以促进它的生长。
时间是个矩阵,而不是线性的东西,你可以通过这个门径去激活过去的经历。’
第一,一种更高级的生态意识正在觉醒,它意识到个人与其他生命,以及我们之间的连通和相互依赖的关系。第二,一种以地球为核心和基础的精神发展正在迅速形成势头。
真正有效的转变只有人心的转变。
他说那是由于意识状态突破到一种形而上的体悟状态,即你和另一个人其实是同一个生命的不同表现形式。而在极端的危机中,这一形而上的实相就可能自发呈现。
5 第5章 生成的时刻
讲故事对帮助人们理解现实的复杂性有重要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学习如何转变人心,只是未能从新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
这个节目演示了当时的两种情景设想。一个叫‘低路径’情景,另一个叫‘高路径’情景。‘低路径’情景是设想种族隔离政策得以延续,南非在世界上越来越被孤立。‘高路径’情景是设想种族隔离政策终止,南非融入国际社会。公众对这两种情景设想的讨论,不仅使许多白人开始思考维持现行政策的后果,还加强了一种信念,即国家对自己的未来是有选择空间的。”
还有一个叫‘红鹤’的情景设想,开始没有人特别喜欢这个情景,因为红鹤起飞速度很慢。但工作团队反思这些不同的情景叙述后得出的最后结论是,‘红鹤’才是唯一可行的路径,因为红鹤们总是一同起飞。
假如有一个人在团队中想要说服其他人,想赢得辩论,那么这种观点分享就不可能发生。
我觉得一个团队在成为生成性的微系统时,一定会与自己真正的志向目标建立深层连通。
这些人要组成一个能共同思考和行动的领导小组,启动国家的愿景重建和社会振兴工作。
这个名叫‘危地马拉愿景’(Vision Guatemala)的小组开始勾画未来10年国家发展的一组情景设想。这些情景简单清晰,揭示了国家的某些关键运作机制问题,例如在和平协议里倡导的改革能否持续下去,以及承认危地马拉多样性文化的需要——毕竟,全国有50%的人口是玛雅印第安人。
每个人都在情景设想所揭示的动态作用机制上开启了一扇个人的‘窗户’
我们的想法不是我们创造的。我们只是把我们的志向目标聚集在一起,达成一致。然后我们做出决定。
真正的沟通只能在静默中产生。’但在这种静默中,不是只有心灵的解放和‘从内部’的观察,还有其他东西。”
我意识到这么多年来对那些物质的东西的执着,在多大程度上消磨了自己,而自己却还从来都没有意识到。而在那一刻,一切都毁灭了,我突然感到了一种解脱,一种自由:我可以去接触自己的另一个层面,另一个未来导向的层面,它引导我走向自己的未来,一种通过我自己的努力而创造的未来世界。
祖父从我身边走过,对他自己已经变成废墟的家看都没看一眼,只是竭尽身体最后的力量去转变我父亲对过去的执着,去让他为可能出现的未来而敞开身心。
6 第6章 生成中的理解:U型理论
一种依赖于我们运化的、正在呈现的未来”
要放松,要观察,要调整自己,然后再行动。那是从内心的觉知中自然流露出来的快速行动。要有足够的时间放缓脚步,才能真正看清需要做什么。有了新鲜的视角和愿景,才有可能有创新的行动。由此,在集体层面上的整体反应,才可能更迅速,否则,试图匆忙做决策,就无法让大家信服,只会欲速则不达”。
第一,“观察、观察、观察”——与世界融为一体;第二,“静修和反思”——让内心的觉知呈现出来;第三,“以自然流露的方式迅速行动”。我们把这些归纳为:感知、呈现当下和实现收获。
7 第7章 骆驼过针眼:放得下,拿得起
在古代的耶路撒冷有处叫作“针眼”(the needle)的窄门,驮满货物的骆驼若要通过那里,就必须卸下货物。间接引用这个在当时广为人知的比喻,耶稣说:“富人进天堂比骆驼过针眼还难。”
目标是让各层面的领导者都能有效提高现有业务的竞争能力,并创造出新的业务领域。
我觉得小组一直缺乏的,就是从心里倾诉和聆听的
“好像设计背后的模型一直就在那里摆着,但我们却都陷入各种细节,所以根本看不到它。
佛教理论中有两个梵文词汇描述内心的微妙的执着和依附状态:“寻”是微微地“寻找”的杂念,它使我们的注意力执着在我们想要促成的事上面;“伺”是细细地“守候”的妄念,尽管它不是想促使事情的发生,但还是在盼望和执着于某种结果。不管是哪一种执着,都会使我们的心灵出现盲点,或者出现对现实中发生的其他某些方面的抵制情绪。要避免“寻伺”的陷阱,就必须不断保持“放得下”的心态。
超越时空、直接性、自发性、开放性、无条件的价值感受,以及富于同情心,都是同时发生的。这种同一性,就是“自然的状态”,就是“本源”。
有智慧的生活就意味着不断放下自我,并让自我的那种虚拟性或脆弱性显现出来。和一位真正完全掌握这种能力的人在一起,你就会受到感染。和这样的人见面,会引起你的共鸣。你会很放松——这种生命状态有一种轻松愉快的内涵,有那种生命的愉悦。
发深层创造力源泉的关键,在于以下两个问题:我的‘大我’是谁,以及我的使命是什么。瑞指出,当我们谈论“大我”时,“就指向更高的自我,也就是自己的神圣本体,最高的未来潜能。而问‘我的使命是什么’,就是在追问生命的志向目标,或自己生存的意义或天命”。
在U的左侧,世界先是“外在的”,后来是“外在生成中的”;在U的右侧,世界是“通过我们而生成的”。在左侧下行时,自我是外部世界的旁观者,世界是过去历史的创生物。而在U的右侧,自我变成从中生成未来的活水源头。
如果你能顺着自己的本性走,当本性动时,你跟着它动,跟着它走足够远,真正放得下一切,那么你会发现,你其实就是那个本命元神,或原始自然……本命元神有知也有行,还有自己的行事方式,其实还有自己的伟大意愿。它是会这样做的,如果你能顺其自然——拿得起的话。”
8 第8章 婚礼
第二个层次是一种不同的关系:聚焦点不仅在故障问题,而且还包括它与行为的关系。
在这些深层次上的教育不是把空桶灌满,而应是‘点燃火种’。
自我觉知的场’在‘按照自己的自然本性演化’。
整体‘在局部中当下体悟自身’,并使深层模式通过‘具体的细节’而自动显现出来了。”
你们知道德国医生的心理,他们对解除病人痛苦有很高的志向和抱负,但自己身处其中的系统使他们很难实现这种抱负。他们感到很痛苦,因为自己所做的事和自己的志向相距甚远。而病人也在经受痛苦,因为医生往往提供很差的服务
在U的底部,未来潜在可能性的精要,就在我们当下的相互关系中开始变得真实起来了。”
愿景不一定要十全十美,只要它足以推进工作即可。
当你看清你在这里的使命时,世界会以一种魔术般的方式与你的目标相呼应。就好像你突然发现自己出现在舞台上,而戏剧的脚本也恰好是特地为你而创作的。
9 第9章 在梦的走廊中
实现收获要求不断的感知和体悟当下:随着新伙伴的不断加入,随着周围世界的不断发展,随着我们自己意识的不断演进,U的下行段的核心容纳力就更显得至关重要了。
但这只是用来谈论真正的差距的一种委婉方式,这个差距就是在富人和穷人之间不断加深的社会鸿沟’。
也许,让各类领导者之间做到坦诚沟通,其实就是当下最紧迫的需求。
“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这个世界如何产生真正的连通感,其实就是全部问题的核心。”
冯·特拉普家族从奥地利逃离纳粹追捕的故事,已经由百老汇音乐剧和电影《音乐之声》的传播而广为人知
根本改变我们的相互关系的需要,这不仅包括我们相互之间的关系,还包括我们与自然万物的关系。
这个假设是:相对人类的欲望和需求来说,其他物种的生命无关紧要。
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对我都不陌生’
它应如何成为转变领导者共同工作的方式的基础工程。
在U形过程的底部,一切都在于静默’。
10 第10章 高远之志
150年前,雨果说过:“一种思想若能恰逢其时,就会产生无与伦比的力量。”
“你要对自己想做的事,形成绝对清晰的概念。你为什么要做你想做的事?它如何反映了你的价值观?如何与你个性化的生活目标和志向相联系?你想在社会上做出什么成就?要对各种内在的自相矛盾的东西做充分思考,并且,如有可能,要调和这些矛盾。这可能要一个星期,也可能要几十年。这是个不断提炼的过程,反复不断地思考你的意向,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你表达意向的方法。表达了这种意向以后,你几乎就不必再做别的什么了。意向表达出来以后,其他就是自然发生的了。你的角色就是保持敏锐的意识状态,耐心地期待,并对一切可能性保持开放心态。”
你做某件事的理由,是你无法不做它。很难解释这一点,这听起来很像疯子说的话。”
“发掘大家的深层激情”。
一些最成功的领导者脱颖而出,也许是出于他们最重要的又最不被人注意的能力,即他们发掘并聚焦更大意向的容纳力
‘人不能做伟大的事,只能做小事,但要用伟大的爱心去做。’”
我发现了我真正的志向,那就是帮助大家意识到自己有更大的潜力,它比我们以往任何时候想象到的还要大。
自由的人拥有意志力,但没有武断的自我意志……他相信天命,并深信天命需要自己……但不知道天命在哪里。但他知道自己必须全身心投入。事情不会按照他的决定演进,但却只有在他决定了自己愿意得到的东西之后,才会降临。为了自己的高远之志,他必须牺牲掉自己微不足道的、不自由的意志,被物欲和本能控制的意志。高远之志会常随有天命在身的人,而远离被命运捉弄而认命的人。
11 第11章 与宇宙的深度对话
丘吉尔曾把领导力形容为“从一个失败走到另一个失败,却从不丧失热情”。
我们往往只有在进入行动中以后,才能学习和把握正在生成的东西。整个过程的关键是在行动中保持开放心态,防止我们因为专注手头工作而在仓促中关上了那扇“小门”。
别光想,要去体悟、去感觉。你手上的智慧永远要比你脑子里的智慧更有智慧。
在整个形成原型的过程中,可能要经过许多小的“U形过程”:感知,行动,产生新意识,修正行动,甚至修改愿景。
如何游说联邦政府制定环境友好型政策,如何让投资分析师们认识到在改善环境方面是值得投资的。房间里的能量最后陷入最低谷。“这真是让人大开眼界:那些‘强有力’的人物,在面对真正变革时,却如此无能为力。”劳尔后来感叹说。
那种放得下的心态,让我们保持了开放状态。
我们决定主要看热情和投入精神,而不是职位。
如果对每一个人都言听计从,你就会疯掉。你必须在吸收进来的能量、想法和调整信息中,老实地倾听和辨别周遭世界在和你说什么。同时,必须保持工作的完整性及个人信念,这个信念就是:最初的想法是坦诚的好想法。
“没错,你必须要有个愿景,”她说,“而且同时必须有深层的意向,但你还要擅长进行自我观察,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随时更改行动路线。老天是想帮你,但你必须能观察和聆听才行。”
我们不担心别人可能会想或不想什么。我们集中时间和精力关注自己如何做出最好的变革和贡献。”
塑造某种东西的经历是力量的源泉。当你对系统和整个地区的运行方式有了更好的理解,认识了很多人,你就会有不同的能力来推动事情的运转。
避免这种现象发生的关键就是要在不同的原型项目之间保持连通。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在一段时间以后,多个原型项目就有可能建立更大的社会网络,达到变革的临界量变点。
共时性定义为“非偶发性概率因素造成的两件或多件事情的有意义的巧合”
在你完全承诺投入的那一刻,老天也会感动。
也许,我们叫作神奇或共时性的东西,从我们个人的角度看,其实不过是处在自我觉知的场中,以及在整体的指引下行动时,必然会感受到的东西。
能“唤醒个人对日常经历的超觉深层体悟”的精神修炼,是经历这种更大的心灵场的方式之一。
12 第12章 掌握建设组织的技能
需要让背景多样的企业、政府和公众社会的领导者共同开发更可持续的全球化模式。
我们必须从背景各异的世界范围的公民那里,体验和认识世界的现状,学会如何进行全球‘感知’,而不是把某个群体的方法强加到其他人身上。
旧的主导势力在与正在新兴的人民的力量斗争。人民在说,“我们不会再继续对世界走向毁灭坐视不管了”。旧势力在阻挠新事物,而新事物正在年轻人和女性身上显现出来
‘世界不知在滑向何处。’他说,‘华盛顿共识的民主模式已经加剧了它称为“两类公民”之间的鸿沟。今天,有一类“推动全球化的公民”,还有一类“被全球化的公民”;一类有能力在全球市场上扮演角色的公民,另一类则没有这种能力;一类拥有财富、知识和力量,另一类一样都没有。’”
全球化意味着我们必须‘更深刻地意识到超越所有文化和社会的人类间的深层连通。它还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面临一个根本的选择,即要么参与促进生命成长的发展和互动模式,要么参与毁灭生命的模式’。”
我们不可能找到适合每个人的普世解决方案,那是‘违反自然的’。
我们是做社会合作的。生意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它是手段,是建立帮助穷人的公正社会的手段。民主不是参与德里的议会,而是要从草根层面开始,给普通人发展的机会。这种附加值,要比生产英特尔芯片大1 000倍。’
女性和青年在推进未来的工作中要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这是他从事公民社会情景假设工作得到的强烈感受和结论,而这也是企业领导者经常忽视的。”
大多数企业的根本问题是平庸的指导思想。投资回报最大化就是平庸指导思想的例子。平庸的思想无法激励人心。人们无法向自己的后代描述这种思想。这种思想无法创造意义。
真正的指导思想必须融入日常规范和行事程序,让人们践行这些组织价值和志向目标。
世界排名领先的企业就像一个自治的民主政体一样运作。
一个组织是否可以按照生物的概念和方法设计,使它能够通过不断的自我组织和自我创造而进化?‘要是不再为新组织的结构而争吵,而把它想象成一种基因密码,会如何呢?’[插图]
‘浑序’,即混沌中如何形成秩序,是对整个U形过程的生动比喻。
也许我们只是在民主和自治时代的开端。是否可以说,过去200年是一个准备和初始原型形成的阶段?而民主本身其实也只是在其早期发展阶段?”
第一幕是苏联和东欧共产主义的解体。第二幕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美国式的资本主义和民主体系的局限性已经以痛苦的方式暴露出来了。也许第三幕会是各种全球力量的新集合的兴起。
我们与自然的连通:学会按自然的法则生活,放弃控制的企图
为什么我们总不断地试图控制别人,并不断防止被人控制呢?一个人去控制另一个人,总是会产生事与愿违的效果。为什么我们认为学校或公司这类大型系统,必须要有人控制呢?狄伊说,那是因为我们把这些系统看成机器,而不是生命。我认为他是正确的。机器思维所产生的组织几乎无法让人们相互之间和谐,并与自然和谐。这一点儿都不奇怪。”
13 第13章 领导力:修身成人
如果我们正处在一个时代的终结,那一定需要一种新型领导力。
如何开发延迟获得满足感的容纳力,观察行为的长期效果的能力,以及进入心灵宁静状态的能力。
我的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老的往往就是更好的。延续了几千年的思想已经接受了许多检验,这是一项很好的指标,意味着它可能真有些价值。我们现在都固执地偏爱新东西,这往往会误导我们,错把新颖性抬高,凌驾到实质内容之上’。”
“‘假如你要成为一名伟大的领导者,’南老师说,‘你就要进入七证修养:知、止、定、静、安、虑、得。这看似简单的一步,实际上是一个很长很长的过程。’
东方哲学中真正核心的概念就是,在这个现象世界之外还存在另一个维度的现实,那个现实其实更具实相、更永久,而看到那个现实的方法是通过我们控制自己的意念来修炼的。
先放慢节奏,反观内照,同时静观世界,直到能够观察和体悟当下正欲呈现的现实。然后再回到世界中来,并带回一种独特的行动和创造能力。
把组织等级体系的高层领导力模型转向更分散与分享式的网络模式,会引起许多变革。
14 第14章 用内心智慧做科学研究
真正的问题只有一个,即过去100年的技术发展所赋予我们的力量已经超出任何人的想象,但我们的智慧却没有增长。如果在力量和智慧之间的鸿沟不在近期内缩小,那么我们的未来就没有什么希望了。”
连通性是新世界观的决定性特征。连通性是宇宙的组织运行原则,它连接“外部世界”现象与“内部世界”经历,而最终也连接人与人,连通人与世界。
波姆告诉约瑟夫:“再往前走,最重要的是打破隔离大家的藩篱,这样我们才能变成一个统一的智慧。贝尔定理(Bell’s theorem)告诉我们,这才是人类的自然状态,分离又不孤立。现在的任务就是寻找打破藩篱的方法,以使我们回归自然状态。
原子思维决定几乎所有的管理行为。组织业绩由孤立的各个“业务单元”的业绩相加而成。出现困难时,只是解雇某些员工,或者出售某些业务单元,却不考虑造成困难问题的更大的系统,也不考虑这样割裂人际网络对其中蕴含的技术窍门和操作知识的破坏性后果。
如果能评估的就是更真实的,你就很容易把软的东西,如人际关系质量和工作的志向目标感,降格到次要地位。这很奇怪,因为软的东西往往是最难做好的,并且是导致成功或失败的重要因素。例如,工程师们都知道,最好的技术方案常常无法实施,或者实施后并不成功的原因,正是缺乏信任和沟通。
使复杂精致的评估方法地方化,让大家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并向整体学习,而不是削弱和取代大家的能力
波姆的预测是:原子的粒子被分成两部分以后,如果改变其中一部分的偏振状态,那另一部分的偏振状态也会改变,而且是即刻改变,不管两部分之间距离有多远!许多年以后,波姆写道:“这是从量子理论得来的推论,即空间上分离、没有相互作用力联系的事件,其实是相互关联的。关联的方式可以得到展示,却无法用详细的因果论解释。”
观测到的关联性可能与关注全球性事件的心念的(至今仍无法理解的)某些方面直接相关”
有一种内在相互依赖性,它是超越“外部”世界的,并能够连接思想、情感和可测量的现象,甚至还可能发生在全球的范围内
笛卡尔对科学家内心状态的排斥,阻碍了大家体验越来越丰富的内在连通感。
修炼观察能力,以通过生命的具体表现形式来看清整个生命现象。据说爱因斯坦曾讲过,“直觉远比智商重要”,而且他“没有用理性思考完成任何发现”。
生命系统的三个基本特性:第一,自我创造(自创生);第二,生成新组织模式,或以不可根据过去经验来预见的方式而进行“自组织”(突现性);第三,有意识,能与周围环境有效互动(认知性)。
隐性秩序理论是反身性的:到了某种程度以后,理解这个理论的唯一方法就是个人体验,尤其是在内心安静时的体验。
理解生成性生命现象的宇宙,只能“从内心”完成,即通过修炼容纳力来理解:世界和我们自身是有内在连通性的整体。开启这个旅程,就将迈向罗施所说的“用内心智慧做科学研究”的境界。
,整合型科学中“人的发展这个主题是科学研究的基本特征”。
歌德的描述很精彩:“每个经过冥想沉思的客体都会在我们心身内部开启一个新器官。”
通过意识到“我们看到的不是世界的客观存在,而是我们自身的状态”,我们就会提升自己的人性。而一旦忘掉自己的现实观的局限性,我们就会丧失共生的容纳力。
驱动现代技术进步的动机不仅是对控制力的追求,还出自我们内心的恐惧感:如果离开了技术,我们可能就无法生存。
转移负担是现代社会对困难问题进行应急处理的需求所引来的最普遍和最有诱惑毒性的模式。
感官实际上不是在觉知世界,而是在参与心与物的世界的整体,那就必须从根本上重新理解感知本身。”
假如我想看清‘外部’的变化,我必须先要看清‘内心’的变化。
人的本性是什么?生命从哪里来?生命是为什么?
第一,新观察能力,使观察者和被观察对象不再分离;第二,新静默能力,使我们真正是谁和正在呈现的现实之间不再分离;第三,新的创造不同现实的能力,它使我们的头脑、心灵和双手的智慧不再分离。或者用奥托的话说,“正在呈现的是科学、灵性和领导力的新综合,它们将成为同一个生存方式的不同方面”。
15 第15章 体悟当下
“对好人和坏人的简单化描述也许会在短期内减轻我们的焦虑。但我们现在应该避免过分简单化。”
我现在更担心的是未经质疑的答案,而不是未经回答的疑问。
处在第一世界主流社会边缘地带的人是最开放的
放弃过去熟悉的、舒适的环境而去适应新的不同的现实,仍将是很困难的事,尽管在新现实中我们获得了‘自由’,并与我们真正重视的价值吻合。
整个情况正如柏拉图的洞穴寓言。”奥托说,“假如你一辈子被囚禁在洞穴里,看到的不过是在墙上移动的阴影,突然间获释出洞之后,你只会觉得一片茫然。”
“佛教里有句话,说的是没有比改变自身更难的事,大致意思是习气难断,烦恼难除。暂时的超觉体验,临时超越洞穴和囚禁的状态,是一回事;而这种意识状态的稳定,又是另一回事。这两者有很大不同。而再回到洞穴中也会很痛苦,因为你已经不再适应那里了。你现在知道自己传统的生活方式真是很局限,因此你会感到被困在两个世界之间。你身体里的一部分想要逃离阳光的刺激,回到洞穴,但你同时也越来越不适应洞穴中的生活了。”
整个U形过程依赖7种核心容纳力及其所产生的行动。每一种能力都是通向下一个行动的门户:悬挂观点的能力使你能够观察自己的观察,而形成原型的能力使你能够启动活的微系统代表。但只有在所有7种能力都得到培育以后,才可能完成整个U形过程。
关键是你的最高未来可能性,是与你自己的最高志向目标或意向联系在一起的。那是你为你自己、为你的生命建立的意向,也许甚至是在你出生以前建立的。”
我相信每个人生下来就有一个使命,或志向目标,而生活的旅途就是去发现它。
外在自由是我们通常说的自由:外部的力量是否在限制我的行动。内在自由很微妙,它是指我们的行为在多大程度上受到我们的习惯的控制。我们可以看上去很自由,因为没有人在控制我们。然而我们的行为却完全被惯性思考方法控制,完全根据对环境的反应行事。
在把握自己的心念之前,在‘安心’之前,我们是无法超越这种自我思想禁锢的。只有‘安心’之后,我们才能对正在呈现的东西开放。
西方主要宗教所想象的超觉的、外部的上帝,在东方宗教里被看成是内在固有的东西。
修炼有三个基本方面,这是必须用功夫的。首先,你必须打坐冥想,或‘修行’,必须有安静内心世界的功课方法。其次,你必须研究学习:经文、公案、律法书、《圣经》等任何能帮助你明白理论的文字。最后,你必须承诺投入服务,佛教称为‘发愿’。修炼是从这三个方面全面推进的。
佛教会说,你首先要重视修行和服务。直到你真正得到静默,否则这些理念、理论和探讨就只是概念的东西,并且会阻碍你修炼的进程。
正在生成的整体是在局部层面体现的,它体现在具体的社区和群体,并最终体现在我们每个人身上。”
最系统的东西就是最局部的’。我们能影响到的最深层系统,就编织在日常生活中,达到最小的细节。
大多数人的生命状态:当我们被利用,作为工具来服务于某种不是生命的目的时,我们就丧失了情感,丧失了感知的能力。我们就机械地完成了动作。这是无时不在发生的事,比如,当公司就是为了赚钱而赚钱时。”
变成工具的负面就是丧失自主性,丧失自己的意志,丧失自己真正做选择的能力。
如果我们真能看清我们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我们也不会喜欢我们自己现在的样子
我们都在这个巨大的现代全球经济机器的内脏里,被当作工具来服务于它的目的。我们集体创造了这个机器,但却感到个人被困其中。我们已经把那么多的负担转移到这个机器身上,以至于看不见有多少选择余地,尽管不同的选择是存在的,就摆在那里呢。我们已经不再能回到森林里,过原始的田园生活了。所以我们把自己对正在发生的事的感知能力‘深度冷冻’起来,并否认自己的生活方式所带来的更大后果。”
我的志向目标是帮助人类理解:自己正面对毁灭的危险,除非我们能够重归与自然的平衡与和谐。’
我们的每一个决定都有正面或反面的影响力。而这些决定就是我们感知和体悟当下的程度的直接反映。
“一位印第安老师菲尔·莱恩(Phil Lane)说:‘你人生中最长的旅途,就是从大脑到心胸的神圣之旅。’
16 尾声 “人类消失后,猩猩就有希望了吗?”
我们就是在追求自己的需要的满足,追求自身的利益,按人类自己的方式建设世界。如果我们与人类以外的世界完全隔断了,怎么能有更大的志向目标呢?”
如果不重新认识我们为什么生在这里,就不会有全新的发展路径,因为只有那样我们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能给予什么。”
:要把我们看成是宇宙的一部分。
‘全球化的真正意义’,就是‘提升对所有人类社会之间的深层内在互通性的感知能力’。”
仁爱是扩展智力的唯一情感’,那是因为仁爱能使我们相通。”
进化已经在我们这里停止了,‘我们是终点站’,我们是地球上40亿年‘大自然项目’的全部意义。如果能意识到这是错误的臆想,就可能引起很多转变。也许我们在这里是让下一阶段的进化成为可能,也许我们的意识将影响下一阶段的进化。
“我觉得,假如我们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就能发现我们的志向目标。”
致谢
您工作中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在宇宙生生不息的繁衍过程中,自然与人类是不可分割的。
- 穷查理宝典 (1.000)
- 《精益数据分析》热门划线 (1.000)
- 福格行为模型:行为设计学基础 (1.000)
- 《清单革命》笔记要点和热门划线 (1.000)
- 《认知觉醒》热门划线 (1.000)
- 影响力-书名 (RANDOM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