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省份

基本信息

3 安徽省会变迁

  • 安徽各城市 GDP 及省会讨论
    • GDP 分布:名列前茅城市集中在长江流域或靠近南京,阜阳稍远。
    • 省会变迁引发讨论:安徽名称取自[[安庆]]和徽州,现省会[[合肥]],经济中心南京,引发省会位置讨论。
  • 安徽地理环境与省会选择难题
    • 地理单元分割:[[淮河]][[长江]]将安徽分割成三部分,南北跨度大,辖区内有中原和江南,各地保留方言,省会选择困难。
  • 历史上的安徽省会变迁
    • 唐朝淮南道省会:扬州为省会,因交通便利商业发达。
    • 江南省分治
      • 清初江南省税收占全国三分之一,有割据可能,分治非基于地理环境。
      • 安庆曾被考虑分离南京长江口岸,但因位置偏西南,建省时部分机构设在南京。
    • 省会备选
      • [[乾隆]]年间考虑辅助机构,合肥和徽州歙县曾为备选,因各自不足,安庆仍是最优选择,1760 年成为省会。
    • 战争影响省会搬迁
      • 太平军起义,省会搬到合肥。
      • 曾国藩和淮军崛起,战后省会回迁安庆。
      • 1876 年芜湖成为通商口岸,经济地位提升。
      • 民国时期蚌埠因津浦铁路迎来转机。
      • 1937 年日军入侵,省会在蚌埠、安庆、芜湖、合肥等地流转。
  • 新中国成立后的安徽省会确定
    • 初期划分:安徽划分为三个大区,三年无省会,设皖北皖南行政公署。
    • 确定合肥:1952 年选择合肥为省会,因地理位置便捷,毛主席认同后省会之争尘埃落定。
  • 总结
    • 地理结构与省会地位:安徽横跨三大文化区,易形成多个区域中心,合肥虽曾被戏称“霸都”,但 GDP 达万亿级别,省会地位逐渐深入人心。

安徽省会选址问题探讨

  • 安徽地理特点
    • 淮河和长江劈成三段,辖区既有中原又有江南,方言各异,省会选择困难
  • 历史行政规划
    • 唐朝设淮南道,省会扬州,因交通便利商业发达
    • 清朝初期江南省分治,依据非地理环境,安徽巡抚位于安庆但部分职能在南京
    • 乾隆时期考虑省会助理,合肥商业不发达,徽州交通不便,安庆仍是最优选
  • 近代省会变迁
    •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省会暂迁合肥,李鸿章和淮军崛起,战后省会回迁安庆但受损
    • 19世纪末芜湖崛起,蚌埠因津浦铁路成为交通枢纽
    • 1937年日军入侵,省会流转,新中国初期安徽三年无省会,后选合肥
  • 选择合肥原因
    • 地理区位优势,方便北上中原南下皖南,重要铁路线绕不开
    • 毛主席认同合肥择中建都合理性,省会之争一锤定音

专题文章

推荐文章
guest

0 评论
最旧
最新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